快好知 kuaihz

加强挂牌督导组织建设,给责任督学“撑腰”“补钙

当前,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已实现“全覆盖”。但是,一些地方的责任督学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挂牌督导还没能实现常态化,离“长牙齿”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基层责任督学的“后台”——教育督导机构不够“硬核”。其原因在于:责任督学聘任由所在学校把关推荐,教育行政部门拍板,教育督导机构只是履行相关聘任程序,并不能决定责任督学的“去留”;教育督导机构对责任督学的服务管理比较“虚”,“导航仪”“记录仪”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为此,要加强责任督学“后台”建设,列明责任督学权力清单,加固挂牌督导组织结构,推进挂牌督导实务化。这是当前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体制机制建设的重点。

一是推动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地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机制,充实教育督导力量,确保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独立行使职能”。目前,各地教育督导机构挂了“牌子”,“面子”够大,“里子”却不硬,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挂牌督导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责任督学对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但实际上还是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评”受制于“管”“办”,挂牌督导“长牙齿”有所顾虑。因此,推动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成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长牙齿”的必答题。在教育督导机构独立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确保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考验着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勇气、魄力和智慧。

二是建立明晰稳固的挂牌督导组织领导关系。中小学校责任督学的行政权力来自教育督导机构,最终提供者是地方人民政府。在教育督导机构相对独立的背景下,较为稳固的领导关系和组织架构决定着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能否“长牙齿”。地方人民政府必须着力构建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督学责任区三级挂牌督导层级,并不断加固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对下级管理和服务的领导关系。同时,应着力破解督学责任区编制地位游移、责任督学尤其是专职督学占用教师编制等突出问题,建立相对独立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人事关系及工作条件、工作经费、薪酬待遇保障体系,明确基层专职督学编制,给他们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

三是推进挂牌督导实务化,实行挂牌督导目标管理。《意见》指出:“督学重点督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党建、教育教学、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工作实务是责任督学价值的表现形式,回答了责任督学“做什么”的问题。实务化决定常态化,促进专业化。工作目标清晰,工作事务充实,责任督学的工作价值才能实现。教育督导机构应根据《教育督导条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结合《意见》要求,为责任督学制定条目清楚的工作实务清单,建立较为明晰的目标管理评价体系,避免出现“有一搭没一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

四是推进督学退出与稳定督学队伍机制建设,给责任督学安全感。《意见》指出:“保证各级教育督导机构都有一批恪尽职守、敢于督导、精于督导的督学骨干力量,保证督学队伍相对稳定。”“强化督学实绩考核,对认真履职、成效显著的督学,以适当方式予以奖励,激发督学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建立督学退出机制。”实际上,“相对稳定”和“退出机制”并不矛盾,都有利于督学队伍建设,是在给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督学加油鼓劲、撑腰打气。落实两个机制,就是要按照“恪尽职守、敢于督导、精于督导”的标准,配齐配优责任督学队伍,建立责任督学储备库制度,保证督学队伍库存充足;还要理直气壮地把无所作为的督学清退出督学队伍,保证督学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还需要给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结果运用建好“出口”,给责任督学“露脸”“出手”设计工作机制、搭建展示平台。

总而言之,要将挂牌督导的几个组织要素建设好,给责任督学一个强有力的“后台”支持,责任督学才能挺直腰杆不“缺钙”,挂牌督导才能真正“长牙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督学  督学词条  撑腰  撑腰词条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词条  补钙  补钙词条  督导  督导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