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就统筹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印发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在线教育教学,既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师制作直播课,又要扎实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
笔者电话咨询了一些小学的学习状况,反馈结果显示,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自律性差、不好控制;教师备课、做课件、录课,疲惫不堪;家长监督厌烦,甚至个别家长还向学校和教育局打电话,质疑这种学习方式。
为了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理顺学习秩序,要进一步明确“停课不停学”的“学”,即拓宽学习领域,丰富学习资源,不要把目光都盯在课本上。在实际操作上,要做到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少讲新课,查漏补缺,把旧知识砸实。同时,不要求教师做直播课程,利用线上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结合当下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背景,让学生了解防疫知识、抗疫人物和抗疫事迹,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珍惜生命,学会感恩,懂得奉献。
笔者认为,这些举措可按学科分类,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去:
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居家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近期的优秀读物,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字,或是完成经典诗文的背诵,又或是以“抗疫”为命题,让学生练习写作。此外,还可推荐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故事里的中国》《开讲了》等综合文化节目。
数学学习“重在复习,少讲新课”。抓住分散学习这一黄金时间查漏补缺,分层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把要复习的内容分出块来,梳理出知识点,分版块、分层次进行练习反馈,差生降低难度,优生适当提高难度。
英语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语感。一是让学生规范书写、熟记单词;二是看精短的、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配音童话剧;三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发音,朗读或背诵学过的课文;四是制作一张英语学习手抄报或英语宣传海报。
科学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学生居家学习可以读一些科普类书籍,如科学童话、科学小品文等;或者看一些纪录片,如《航拍中国》《蓝色星球》《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或者做几件简易的小制作,做两期关于“防疫”内容的手抄报。
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老师可以和家长协商,要求学生承担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地、洗碗、收拾床铺等。此外,像艺术教育、体育活动等,教师都可要求学生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调整后的“停课不停学”,不只强调线上学,线下也要多学。为此,学校管理要细一些、实一些,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要调整学习计划,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优化课程安排,摸索高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