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季,论文再次成为大家议论的重要话题。一谈到论文,往往与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等联系起来,这是对论文作用和意义的误读,片面夸大了其负面作用。
撰写论文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每一篇论文,尤其是有深度、有温度的论文,都需要大量的积累、研究、思考和论证,凝集着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就教育教学论文来说,不管是对教育的改革研究,还是对教学的思考总结,哪怕是对日常教学的点滴体会,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权威报刊刊发的大量论文,对基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许多教育教学论文,经过实践转化,不仅推动了教育理念变革、方法创新,还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
此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论文发掘、评选等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进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思考,也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吴正宪的《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于漪的《语文教苑耕耘录》、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些名师对教育的思考成为教育的时代之声。
论文领域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审视论文的角度和动机不同。有的教师平时懒于动脑动笔,甚至工作几十年都没写过一篇论文,看到有教师因论文在评选中得分,囿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对论文嗤之以鼻,甚至痛加指责。
诚然,不乏有教师抱着极强的功利性心理撰写论文,当职称晋升、评先树优需要时,才搞突击、走捷径,而事后则停笔不写,有人甚至弄虚作假。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论文的价值,相反,教育教学论文应当有,而且必须有。值得注意的是,论文要真正源自教育教学实践,出自思考探究和原创原作,且具有指导性、启发性和借鉴性。解决教育教学论文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报刊一定要增强担当意识,把好论文发表的质量关、诚信关和公平关。
首先,要建立论文发表前置备案制度。教师在完成论文初稿后,要提前到所在单位和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以确保论文内容的科学性、作者的真实性、成果的公平性。审查未通过或未经备案的,在职称晋升等活动中不予认可。
其次,要建立惩罚处置机制。论文弄虚作假者,不仅要取消当次参评资格,还要适当延长惩罚期限,如五年、十年甚至终身不得参加同类评选。评选过后发现作假,也应严肃处置,让作假的风险永不过期。
再次,要倡树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通过多种方式,让大家看到优质论文的影响力,让优秀论文作者充分享受到论文发表的成就感,从而带动更多的教师精心钻研、深化总结,真正形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让教育教学论文真起来、实起来。
有了风清气正的大环境和强有力的机制措施作保障,论文中的瑕疵和杂音自然会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