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某地中小学教师在申报晋升职称时,被要求上交5年的教案,而且必须手写,还特别强调教案可以代替论文。
领导的决策初心无疑是好的,但如果不接地气,就会事与愿违。难道领导们真的不了解教师写教案的现实情况吗?
如果教师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策略等精心思考、研究、设计,并形成教案,无疑有助于教育教学。但现实情况是只有少量教师真正重视教案的撰写。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要么随便应付,要么照抄照搬。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负担一般比较重,而上级要求的教案非常繁琐,还有字数控制,教师难以挤出时间认真撰写,只能应付了事。有些教师甚至会集中一段时间,把一学期的教案写好,上级检查拿出来,平时就放在抽屉里。
第二,信息化时代,现成的教案无处不在。网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有的教材还专门配备了教案。但大部分教师并不能合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实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
第三,许多教师有自己独特的备课习惯,比如在教材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做电子课件,等等。他们认真备课,上课也胸有成竹,为了应付检查,教案只能按照上级要求的条条框框撰写,无法反应实际备课情况
第四,部分教师对于教材教法以烂熟于心,平时不写教案。到申报职称时,才突击赶写教案。
由此可见,片面用教案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和业绩非常不科学,更不用说将教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了。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案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小,而教案对教师的评价功能却越来越大,用教案代替论文的做法难免让人觉得荒唐。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开展教育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属于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论文是指对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研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属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但却不可相互代替。要改变职称评聘中的唯论文倾向,可以采取降低论文权重的办法,以教案代替论文,恐怕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一个极端。
强调手写教案,无非就是担心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作假。但手写教案同样可以作假,只不过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和作假成本而已。
上交1-2年教案,是教师申报晋升职称的通行做法。而上交5年教案,无非就是希望通过量来反应质。但如若教师的教案大都是应付似的,再多的量也无法反应真实的质。
当然,笔者并没有否定教师认真写教案,因为认真写出的教案必定是有用的教案。问题在于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95%以上的教师无法做到认真写教案。这是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现实。但政策应该针对绝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否则就失去了代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