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黄陂一中某教师因子女未报考本校被解聘班主任的新闻引发关注。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黄老师被解聘班主任是因为在双向选择中落聘。黄陂一中没有学校教职工子女必须就读本校的规定,更没有出台相关文件。刘副校长在做相关工作时,方法简单,言语失当,给学校造成了负面影响,已作出深刻检讨。纪检部门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依纪依规启动问责程序。(7月7日澎湃新闻)
官方的回应不仅没有起到服众的作用,反而让网民觉得“越来越不靠谱”。梳理相关新闻和官方回应发现,黄陂一中某教师子女未报考本校而入读华师一附中是事实,某教师在暑期高三年级的教师竞聘中落聘是事实,学校刘副校长对家长解释称因该教师子女未报考本校违反学校有关规定对其停职解聘也是事实。当网民关联上述三个“事实”时,官方回应能有多少力量?
在“怀疑一切”的舆情漩涡面前,如何应对考验着官方的智慧和担当。让网民在众声喧哗中“听清事实”,就必须由官方“讲清事实”,否则就会产生“信息逆差”。如果不认真对待、不充分研判、不尊重事实,而是有意回避,避重就轻,在回应公众质疑时,就可能“说不清楚”,更怕“一说就错”。正如这起事件的官方回应,一句“双向选择中落聘”的模糊定论,并没有向公众说明落聘的具体原因,必然会引发公众对“双向选择”竞聘程序和过程的再度质疑,这是否又是一起人为的“被落聘”?这起事件中,真正失当的又岂止是刘副校长的“言语”。
部分教育人士的功利和偏执正在使教育偏离人性和法治的方向。教师子女报考本校,原本是一种很正常的传统,也符合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和心理。但是,当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教育越来越走向开放时,教育的选择空间更广,传统的格局被打破也成大势所趋。“择校”考量的是学校的办学定力。学校办学水平高,教职工的归属感强,教师又怎么会舍近求远?学校可以提倡教师子女报考本校,但不能成为“校规”,根不能强人所难并施之以“惩戒”。
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包容万千,厚德载物。办有温度的教育,首在包容,办有品质的教育,须有格局。真正的名校依靠的是众人所向的“磁场效应”,而非违背人性的“强权治理”。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连子女读书的选择自由都被权力所裹挟,何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职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