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去除教材崇拜才是课改的正确方式

近日,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点赞。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中针对小冯的提问发文回应称,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内容载体,教师通过教材教授学生知识,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教材出现错误,难免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思维疑惑与障碍。前文出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后文却出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显然出现了逻辑性错误,经不起推敲,学生对此提出疑问,也在情理当中,属于正确的质疑,值得肯定与褒奖。

教材是人编辑的,虽然教材的编写集中了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专家,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专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教材也有可能出错。问题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教材,以什么样的视角使用教材。

面对小学生的质疑,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老师没有发现这处错误?为何面对错误,有些教师却极力释疑,有人认为这是神话故事,作者写作主要是借助夸张的写作手法,突出后羿的神力。有人认为水干了,可能会长草,蹚的可能是草。试问,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就不用顾及行文的前后逻辑?水都干了,禾苗都焦枯了,河床里还会长草吗?还能叫做蹚吗?

显然,这样的逻辑还是基于“教材至上”的思维定势。在一些教师眼里,教材是不会出错的,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总会想方设法找理由进行搪塞,以维护教材的权威,回应学生的质疑。事实上,这样的观点较之于教材的错误更值得反思,更需要质疑。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却非课程本身,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抱着教材如同“圣旨”,去原封不动的“教教材”。面对教材,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而非教材知识的搬运工。对于教材,教师首先应有质疑的精神、反思的意识,只有去除崇拜教材的惯性思维,才能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品质,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8岁学生指出教材中的错误,是对教材编写者的质疑,也给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从中汲取教训,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教材,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教师应当以严谨细致地态度,提前备好课,提出自己的观点,切莫为教材所困,更不能局限于手头教参所框定的圈子。

教材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特别是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范本,出错是极其不严谨的表现,需要及时更正。人教社的积极回应,体现了编辑者的严谨与包容,当然,也需要教材编辑者认真审查,避免出错,或减少出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课改  课改词条  去除  去除词条  崇拜  崇拜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教材  教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