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作者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说带孩子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后,要求孩子讲讲电影的情节。很遗憾,孩子讲的故事既不清晰流畅,又索然寡味。如果我们没有看过电影,也许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作者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讲故事了?
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转述了表演艺术家李静在一次节目中讲述的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作者认为,李静故事讲得好,有阅历见识的原因,有演员职业的因素,也与她童年的经历不无关联。李静小时候,没有多少娱乐活动,除了听大人讲故事,就是通过电台听评书。评书往往依靠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与鲜活动人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道具不过醒木、折扇而已,是纯粹的语言艺术。在这样的环境里熏染久了,自然就锻炼了讲故事的能力。
由此可见,优良的外部语言环境有利于提高孩子讲故事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在校学习期间,课程表安排的满满的;回到家后,首先要完成家庭作业,然后抽出一点时间,或者看看电视,或者玩玩手机;好不容易盼到双休日、节假日,还要去补习班上课,甚至比平时上学还忙……缺少了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不会讲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讲故事的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改善和提高。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要在优化学生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上下功夫。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既需要学生有故事情境的亲身经历,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词汇量,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思想认识,丰富学生的阅历和想像力。
一是要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经历。故事来源于生活,即使一些通过想像杜撰的故事,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没有生活阅历,就失去了故事的源头活水。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要力争把学生从“家庭—学校—补习班”三点一线的狭小空间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引导孩子接触社会万象,走向芸芸众生,从生活中寻找故事的线索。学校要教学生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的方法,给学生一双智慧的眼睛,使其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令人怦然心动的瞬间,为讲好故事积累鲜活的素材。
二是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把故事讲述得情节完整、生动形象、引人入胜,除了有生活积累以外,还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述者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围绕主题和情节,将词语巧妙的组织起来。不具备这一能力,即使讲述者头脑中有故事,付诸于口头表达时,也会变得干巴生硬、言不由衷,或者如俗语所言:“茶壶里下饺子——肚中有,道(倒)不出来”。
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能靠死记硬背《现代汉语词典》,而要靠大量的阅读和语言运用,这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所有学科应当承担的责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学会积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学作品的语言价值,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遣词用语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学会各种语言形象表达的方式方法,进而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积累词汇、丰富表达。
文学作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和编演课本剧,是两种提高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有效方法。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依据文学作品描写的情节,在掌握关键用词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课本剧编演,要求学生在吃透原著的基础上,将其改编成文学剧本,在一定范围上演。这两种方式立足语文教学实际,读、写、说结合,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是提高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有益尝试。
三是要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增强故事的趣味性。每一则故事,都应当有明确的主题,让听众在欣赏完整故事情节的同时,领悟讲述者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故事的主题不一定要高大上,但至少要做到有意思、有趣味,让听众若有所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丰富学生的阅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听众爱其所爱、恶其所恶,从而让自已讲述的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