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了教育局和进校联合举办的语文教学调研和国培送教下乡活动,大家听了两节课,并且讨论评价了这两节课。
两位老师上了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一位教师就是乡村学校本校教师,一位是来自城区一中的教师。两位女教师年轻靓丽,教学基本功也比较扎实,文本解读也很到位。从教学的层面讲,我觉得两位教师对文本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一位擅长朗读,那清脆婉转的声音,时而柔和,时而铿锵,时而舒缓,时而急骤,让我久久回味,在回味中萦绕在脑海的是壶口瀑布特别是黄河的“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形象。一位擅长解读文本,着眼于文中的关键句三改三比,重点推敲打磨,甚是深入独到,哪怕是参加比赛,这课也是能牢牢抓住评委的眼球。
讨论评价环节我认为是活动的点睛之笔,能真正实现教学调研和送教下乡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对区域内教师特别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引领和助力。然而,这个环节许多教师特别是其他乡村学校的教师已经先行离去,有些教师的评课也很随意,教师领导们的评课都局限在文本的解读、教学过程的处理等一堂课的优劣上。
但我认为既然是评课,既然是送教,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年轻教师、乡村教育给予方向的引领。而且在对课堂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对学习环境的漠视、课堂上的他们东倒西歪的坐姿、朗读的水平的低下、思维的停滞僵化、语言的无论次、声音里缺乏阳光和意气、只用耳朵听课的懒散等。
教师能驾驭好一篇课文、一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能不能驾驭好孩子们,让他们在课堂上实现成长。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老师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起始处”的教育最重要,“当错误初犯或刚刚发生之时,及时恰当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
因此调研和送教下乡,我们给乡村教育传递的应该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如果只是针对一堂课,或者一种文体的处理方法而大做文章,就显得视野和格局不够。一者因为乡村中学并不缺教师上课,因为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乡村中学在萎缩,教师在富余,我们看到的都是20多人的小班;二来因为教无定法,基本功扎实的老师都能处理好知识性文本,哪怕是年轻教师,也有教学参考书可供参考;三来因为这样的评价指导容易挂一漏万,且会因个人的喜好而出现偏颇。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但作为方向引领者,再这样一个理想主义时代,应该给教师明确这样的发展方向,即向人师的方向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个体生命,期待并帮助其成长。引领者不妨对教师发出三问,以引起教师们的思考。
首先教师对学生们不良的习惯,是习以为常了呢,还是不抱有能改变的期望呢?当教师都习以为常了,那学生就更是故步自封了。课堂上学生的坐姿、听课不思考的习惯、不能潜下心来自主阅读、诵读有气无力等等不良习惯,教师不可无视,而应一遍又一遍地抱着真诚的期待提出指正。“全球教师奖”(被称为教育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亚教师塔比齐的秘诀之一就是给学生很高期望,这种期望就在老师与学生真诚互动的一言一行中。
其次,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的阅读、思考了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是,我们的课堂都是我们教师提的问题,教师给的答案,这中间是学生站起来配合式的回答。学生的不成句的只言片语难以看出语言的建构与应用、随性的回答也难看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通顺,把一段话说得有层次,数次引导下来,我们是能够看到改变的。没有思维品质的回答,教师不能就此过去,而应引导学生如何思考,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边思考边动笔。其实,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混乱肤浅的语言代表的是混乱而肤浅的思维。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容忽视。
其三,我们的学生真的在课堂上有获得、有成长吗?一堂课下来,我总是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改变了什么。特别是恶劣天气,我更是经常问自己,学生冒着风霜雨雪来到我的课堂值得吗?为此,我对自己不得不严格要求。少说多听,有时候,“我们就错在说得太多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而我要发现他们的问题,发现他们的所需,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促其获得,实现其成长。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告诫我们应该在学生自学就能达到的目标之上进行指导。
教学调研特别是送教下乡,也应该睁大了眼发现乡村教师、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领。“上行下效”,重教书更重育人,把教师的水平、境界引向一个新的高度,上下一心,抱着“教师是发展的先驱,是真正的变革创造者”(阿联酋副总统称赞塔比齐语)的信念和情怀,倾心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