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情侣遇到杀人狂,面临死亡威胁,生还的办法是用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胜方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石头一起死,结局是女孩死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博弈,请分析这其中的博弈。如果你是其中的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你又会怎么做?”最近,华侨大学陈斌老师在数学系大四《运筹学》期末考试中出的这道题,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们的花式作答更是大写的“服”!(1月19日东南早报)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题目——囚徒困境。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这对于其他学生或许可以说是“神考题”,但对学《运筹学》的学生来说,算不上“神考题”。
运筹学本来就是研究按照给定的条件怎么做更好,也就是运筹帷幄。运筹学贯穿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囚徒困境模型在运筹学中不应该是难题。而学生们说,难度系数堪比 “女朋友和妈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这只能说明,学生们从小就习惯了标准答案,习惯了非此即彼,当他们面对人生的多元选择乃至囚徒困境时,便手足无措,也就自然暴露出素质上的短板。
比如,根据归纳出的四类答案,有的学生的答案为“男朋友可以再找,命只有一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谈恋爱。”不经意间检验出了一些学生的恋爱观,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如果老师再与学生共同讨论,加以引导,也就把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了起来。让学生明白,合作双方行动前首先建立互信机制,如果由于外在因素双方产生嫌隙,就该想办法打破这个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神考题”,不管什么专业的,都应该有。
“囚徒困境”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唐杰忠和姜昆所说的一个关于公用楼道占用问题的相声,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用品的“囚徒困境”。人们在公用楼道中堆满了杂物,结果大家都感到很不方便。人们的想法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我不占用公共楼道,其他人也会占用。所以每个人都从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出发,而结果是让大家的利益受损。而打破这种困境,就需要通过责任到人的办法来解决,也就是说用法治来突破困境。
人类在活动中通常都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因而,人们很少去考虑社会或其他人的利益。没有谁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双方都获得更大的利益,即使他们知道这么做获利的可能性很大。从“囚徒困境”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假如人们总为自己的利益算计别人,或者只想自己的利益,那么算来算去,最终却可能算计到自己头上。正如“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人生处处要面对类似囚徒困境的境遇。我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去比工资、比学历、比家境、比配偶,比孩子,只是为了看起来比别人优秀些,但这些却让我们疲惫不堪,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却最终伤害了别人和自己。很多人要的不是幸福,只是比别人幸福。有时候朋友们在一块谈起来,都认为我们比父母那一代人条件好太多了,但我们并没有比他们幸福。就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种盲目的困境中。
大学教育的重要一块是是通过知识学习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正确解决现实工作和生活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中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搞什么从照片中认老师的所谓“神考题”的小情调,因为那是管理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