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提升县域教师培训品质,具体该如何做?

近日,与县级教师培训者就县域教师培训现状进行交流,大家针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展开专业对话。

第一,首先是培训中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三重”,即重全员培训、重知识传授、重短期碎片;二是“三轻”,即轻专题专项、轻实践训练、轻持续系统;三是存在“三块短板”,包括片区研修中心、自主选学、专业品质;四是存在“三个弱项”,包括县级发展中心、校本研修、质量监管。

这些问题给提高县域教师培训质量带来不少不利影响,如,教师培训规模大,任务难完成;年度参训次数多,失去吸引力;乡村教师出不去,走不进名校;优质资源进不来,到不了面前,等等。因此对话中,大家重点从“如何破解“三重”和“三轻,提高县域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县域教师培训工作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两方面展开讨论。通过思维碰撞,形成了两条对策:一要做好“三整合”;二要做到“三加强三优化”。

所谓“三整合”,即做好全员培训与专题专项的整合、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的整合、短期碎片与持续系统的整合。要做好“三整合”必须在统筹减负上着力,包括经费统筹和项目统筹,经费统筹方面从周期规划、年度计划、经费预算入手;项目统筹方面从管理人员、参训学员、培训资源落实。

所谓“三加强”,一是加强片区研修中心,做到三子:位子(专职人员)、牌子(功能定位)、票子(资金支持);二是加强自主选学,做到三要:项目要自下而来(需求方主导)、学校要赋予培训自主权、教师要赋予课程选择权;三是加强专业品质,做到三有:有品牌、有文化、有信誉。

所谓“三优化”,一是优化县级发展中心:做到四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两中”,即担当中枢地位,上联高校、中联片区、下联中小学,发挥中坚作用,培训者是专业培训者队伍的定位是培训讲师、培训管理师、教育教学专家和学校管理专家等;二是优化校本研修:做到以用领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三是优化质量监管:做到监控、督导、评估与结果运用结合。

其次是培训中存在的“四不困难”。一是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不立;二是专职教师培训队伍不行;三是主管部门领导认识不够;四是足经费强监管保障不力。“四不困难”导致县域教师培训的质量堪忧,具体表现有:全员培训(含新教师入职教育、“国培计划”的送教下乡培训)流于形式。集中培训时间过短,效果不好;网络研修偏离需求,游离主题;校本研修资源短缺,研修不深;送培送教不成体系,形式单调。此外,专项培训(含特定专题培训、“三名”工作室研修)品质较低。县内培训难保质量;异地培训不接地气。

为解决“四不困难”,大家讨论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县域教师培训者如何才能有专业化的作为?”“县域教师培训重心怎么落下?”“培训保障机制怎样有效运行?”等话题。通过研讨,形成以下四条对策:

一是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定位方面,必须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是研训一体的办学实体和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机构。

二是支持服务县级教师发展的专兼职培训者,来源多层次高,他们应该是培训的专家、教研的名家、电教的行家、科研的方家,具备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和评估服务能力等。

三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教师校长培训主管部门,能够真正将新时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心头,摆在首位,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教师校长培养培训政策。

四是做到“两位”,一是经费优位,既要执行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要求,又要在相关重大教育发展项目中将教师培养培训作为资金使用的重要方向;二是监管到位,通过过程监控、专项督导、项目评估等途径强化监管,并切实将监管结果的运用,发挥促进教师培训质量提高和品质提升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词条  县域  县域词条  具体  具体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品质  品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