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渐渐火了起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五花八门。很多机构宣称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等。一些普通高中老师和大学招生老师也被包装成“资深”“顶级”专家,咨询一次标价数千至数万元。有业内人士表示,“顶级专家”天价服务多是炒作。
近年来的高考报志愿阶段,人们往往会被两个词刷屏——“大数据”和“天价”。这两个词滋生了畸形的高考志愿填报环境:被数据和利益裹挟,让无数学生与家长深陷其中,迷信数据分析,进而取代了学生与家长自身的理智判断。
其实,市面上所谓的“大数据测算方法”“天价专家咨询”,提供的预测和参考建议本质上和学生、家长及老师自己的观察、思考与判断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一方面,那些所谓来自教育部、考试院的数据,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承认,准确性与现实参考意义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高考录取分数线本身难以预测性,同一学校、不同年份的录取分数线多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数据的准确性能够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也很难保证。如此,所谓的“大数据预测”给学生和家长的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问题是,这种心理安慰可能忽视志愿填报主体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来说,“大数据预测”存在忽略学生与专业的现实粘合度的缺陷,或将影响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技术不是万能的,大数据也并不适用于一切。凡是受人主观性作用较大的事物,还是应该采取“以人为主,技术辅之”的攻略。填报高考志愿,学生还是要相信自己,要基于现实情况、基于实力与兴趣做出选择。可以参考数据与专家说法,但不能因迷信数据而放弃自主判断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