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倒计时,沈阳一名18岁高三女生偷偷挥刀自残,嘴里喊着:“快被逼疯了!我不行!我不参加高考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表示,最近一个月来,前来咨询的中高考考生扎堆。让人唏嘘的是,有些考生已向家长坦承有焦虑抑郁症状,家长却不相信,武断地认为孩子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压力。(5月25日沈阳日报)
学生在高考前感到有压力、焦虑或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研究表明,考前保持适度的压力有助于考试中的良好发挥。但是,如果压力过大,超过了正常的域值,甚至影响到考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至于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就不能不引起家长的注意了。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孩子有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成绩大幅滑落等表现,家人应予以重视,尽快带孩子就医。因此,高考前,家长如何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考场发挥,也事关孩子的心理健康。
首先,家长要向孩子传导正确的观念,帮助孩子树立考试的信心。对于孩子来说,高考的确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的一次机遇而已。高考成功并不代表人生必然成功,高考失败也不代表人生一定失败,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也不是评判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尽量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高考,激励孩子树立更加远大的人生目标。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长不可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高考目标,更不能拿别人家孩子的高考成功来刺激孩子。
其次,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对于一些孩子而言,除了紧张的考试压力外,心中的焦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也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高考来临之际,家长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学习,在做到自己不焦虑的同时,要与孩子交朋友,尽可能聆听孩子的焦虑、疏导孩子的情绪。可以以建议的方式指点孩子化解焦虑的方法,在与孩子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让孩子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舒缓压力,从而消弭孩子心中的块垒。
再次,要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前一段时间,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平时一样,不可故意从生活安排上过分突出孩子,给孩子制造紧张气氛。家长平时要少与孩子谈学习和成绩,多与孩子聊聊生活琐事,饭后可与孩子一起散散步、谈谈心。家长要依据孩子平时的生物钟,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闲和睡眠时间,并且督促孩子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自身体质。
最后,要为孩子寻找宣泄情绪的渠道,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孩子感到压力较大时,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在学校里,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操场上跑跑步;可以找志趣相投的同学聊聊天、谈谈人生理想;也可以听听音乐,或者读一本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周末,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到附近景点旅游,或者到农村参加劳动,到大自然中寻找心理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