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上任的农村学校校长来到新学校后,第一时间召开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师座谈会,听了大家想法再结合自己的思考,随即脑门一拍,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第二天就在全体教师会上宣布了。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关起门来办学”案例。
且不说确定的学校理念、特色、目标有没有通过论证,就单说一点:作为校长,如果不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民风民俗,脱离地域文化来办学和育人,可能会与大方向偏移,白白走不少弯路,甚至可能是“断头路”。
那么,学校办学如何做到“接地气”呢?
首先,确定“接地气”的办学特色,坚持不懈。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打造成艺术特色学校,也不是所有的学校人人会唱京剧……浙江省常山县五里小学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地民众喜欢婺剧,茶余饭后都喜欢比划比划哼几句,民间还有不少婺剧“土专家”,婺剧文化底蕴深厚。经过进一步的座谈、研究,并邀请相专家论证,学校决定以婺剧文化为特色,打造特色校园。经过两任校长前赴后继的努力,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拓展课课程设置、特色铃声等都和婺剧息息相关,且学校学生婺剧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展播,在县、市文艺汇演中也多次获奖。
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根植于本地深厚的地域文化,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甘肃平凉静宁城川镇大寨小学立足乡土,开发、实践了学在窗外、社会课本、人人为师、内涵发展的《农耕课》课程,做得也是有声有色。浙江省衢江区太真乡中心小学根植乡土文化,开发实践了“竹”课程,打造竹韵校园。所以,结合地域特色来办学才能“接地气”,只要不断坚持,总能出成效。
其次,打造“接地气”的教师团队,一路前行。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之本。浙江缙云长坑小学的校长从自我做起,采用目标激励法,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挖掘出每位教师的内心需求,并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使其能安心、甘心、尽心地留在长坑小学。有了这个基础,再针对教师基本情况,采用结对帮助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将德育融入乡土课程,利用乡土课程助推学校发展。
“接地气”的教师,一定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指引者和实践者,他们能适应学校,把自己的特长应用于学校的发展和日常的工作中,让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河南商丘梁园区谢集镇王二保小学,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村小的网络化课堂,持续专注于阅读,从教师做起,带动学生及家长一起进行阅读,最终家长们也走进了河南兰考“教师阅读研习营”。
乡村,是生命万物恣意生长的土壤;乡村学校,应是儿童生命恣意生长的“土壤”。乡村学校只有做好“接地气”的办学理念,才能让更多孩子得到适合自己生命成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