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科”进中考,让学生掌握个性发展的“钥匙”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2018年北京市中考在原5科基础上增加4个学科,调整为科目选考形式。除语文、数学、英语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实行“五选三”选考。这是历史、地理、生物等“小学科”首次进入中考,一些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也做了调整,同时语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12月23日北京晚报)

中考考试科目在五科基础上增加四个学科,这不是人为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吗?从表象来看,确实如此,但细细揣摩,北京的这次中考改革,科目能够自由选择,学生个性发展的“钥匙”其实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所以,这是对以往中考弊端的厘正。

一是中考改革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人们对学科课程标准落实的看法是:学比不学落实,考比不考落实。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习者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而考试这一手段会让标准更扎实地落实,这是目前阶段的共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改革的核心是变高中招生录取的“唯分是从”为多元评价,而北京的中考改革正是由“唯分是从”向多元评价的过渡。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调整为考试科目,师生、家长对这些科目的重视程度肯定较之前要重。倘若“五选三”后余下的“二”,再用合格结业作为要求,对课程标准的落实可能就趋于完美了。

二是中考改革体现了人本规律的要求。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同样,也不会有人会对所有学科都充满兴趣、在所有学科上都能取得最佳成绩。北京的中考改革好就好在了“五选三”上,学生面对多学科肯定有笃爱的一门,对不太喜欢的学科,也能通过结业合格考试,达到该学科课程的基本标准,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是中考改革体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学校所有的学科教师都非常优秀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农村学校,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优秀教师无法配足当然就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如果我们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对有些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而言,考试就显得有些不公平了。另外,对学科分数的分配也是北京中考改革的一大优点,语数外分别由120分降为100分,其余的学科分值为90分,这实现了传统意义上“大学科”和“小学科”的相对平衡。从生(化)思品等学科要求来看,原考点在减少,难度在降低,考试的基础内容有所增加,这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客观条件的不足,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与学科数量的多少有一定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哪些学科将成为高度竞争的选拔性考试。北京市中考改革,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作业负担重的难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进中  进中词条  学科  学科词条  钥匙  钥匙词条  掌握  掌握词条  个性  个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