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10月30日澎湃新闻)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设置,突出了这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中小学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和实施的主体,决定着课程开设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有关要求,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中小学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课时。《纲要》要求“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将课时纳入课表,严禁其他学科占用。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和组织。学校要破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副科的思想,将其放在与语、数、外等学科平起平坐的位置。这类课程不像其他文化类课程,可以在教室里坐而论道,而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因而开设难度更大,需要学校精心组织。《纲要》要求,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或由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承担起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关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是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校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作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四是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主题、指导教师、场地设施等,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配套的硬件资源与耗材,并积极争取校外活动场所的支持。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专用活动室或实践基地,如创客空间等。
五是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课程开设的质量,《纲要》要求“学校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指导任务。积极争取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社区人才资源等有关社会力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配备专任教师是关键。鉴于目前高等院校没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所以学校要遴选出一批对该课程有兴趣、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具有一定专长的学科优秀教师担任专任教师,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同时,各学校要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及时分析、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六是对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纲要》指出:“学校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科学合理地计算教师工作量,将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工作量不应小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工作业绩虽不能以学生分数来衡量,但可以以学生的一些显性成果为评价的依据。
对学生评价,《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突出发展导向,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二是要做好写实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三是要建立档案袋,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四是要开展科学评价。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