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大学在新生中首度试点使用住宿匹配系统,搜集了800+新生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以及其他一些私人问题,来帮助评估新生的相似度。收集完学生的个人信息后,通过大数据整理的模式对学生的信息做分析,把相似度高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南大学工处处长介绍,用数据规划学生宿舍安排,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9月16日扬子晚报)
对于大学生来说,与以教室为主的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不同,在大学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宿舍更像是家一样的重要存在。同宿舍的同龄青年,如果习惯相似、意气相投,不仅可以朝夕相处而不生嫌隙,而且可以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而一旦习惯迥异,性格相左,“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互不相让,甚至针锋相对,那样的宿舍生活别说其乐融融,连起码的尊重与宁静也可能成了奢侈品。这种“不对脸”的紧张舍友氛围,不仅会大大增加大学宿舍管理难度,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到他们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人生的态度。
导致大学舍友间矛盾冲突不断,甚至难以相容与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理解与宽容、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等“个人素质低”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日益强调个性发展与崇尚个体自由尊严的今天,宿舍分配、舍友调配,不仅考验着学校对大学生管理的智慧,更体现着大学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进步。
传统的大学生宿舍分配办法,无外乎按地域搭配、姓氏笔画排序,以及电脑随机分配等方式,这些分配方式看似客观公正,兼顾各种因素,减少了人情调配等干扰,然而,这样的宿舍调配管理方式,说到底,是为了管理的便捷与省事。调配单上只有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地址、专业、班级等简单信息,按照这些客观信息进行排列组合,那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至于被分配在同一宿舍的学生生活习惯、个性差异有多大,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舍友间相处的尴尬与矛盾,却不在考虑之列,似乎也与宿舍管理者无关。
然而,太多的大学舍友间矛盾冲突正是这种简单粗放、“冷冰冰”的宿舍管理分配方式的产物。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服务者,学校总务、后勤部门肩负着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应审慎地安排他们的集体小家,而不是把个性不同、习惯迥异的学生视为“标准配件”,随意排列组合。
基于大数据的住宿匹配系统在高校的尝试应用,迈出了高校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人文化管理改革步伐。
以信息调查方式收集学生的个人喜好、作息时间、消费态度、生活习惯、卫生特点、学习特点等“个性元素”,再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然后按照生活习惯的“相似度”进行“人以群分”分配宿舍,这样,服务育人的理念借助于大数据得以落地,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了大学生住宿交友的个性需求,会在无形中避免大学舍友间因“目中无人”管理而带来的矛盾冲突。
有理由相信,这种基于人文化管理理念,依托大数据而产生的住宿匹配系统,体现了更人性化的学生管理,给现代大学生营造了更加和谐美好的宿舍人文环境,定会受到更多大学生和高校的青睐,在更多的高校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