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曾对24所在京高校部分师生发起调查,结果显示, 1/3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80%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专业不是很了解。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学院毕业生中,成绩前10%的学生有一半由外专业转来。物理学院的转专业学生不足五分之一,却占到了前5%学生的近四成。该校本科生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的33位获奖者中,有9位经历过转专业。(4月9日人民网)
造成高校部分学生“学非所愿”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并不在专业设置本身,更多的是由于多方缺位造成的,有些问题出现在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学校与专业上不能两全,退而采取先进入理想大学而放弃心仪专业的举措,学生进入学校后,带有抵触情绪学习,导致“学非所愿”;一部分学生则将心思花在专业名称、家长意图、社会对“冷热”专业的盲目评判上,而不是从兴趣出发,从而导致“学非所愿”;还有很多大学低年级同学,短期内难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方式,出现对未来、对职业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迷茫,缺乏对自身职业的长远规划,做事情仅凭一时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再遇到点挫折,便归咎于“学非所愿”。
对于“学非所愿”的矛盾,我们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来改善和缓解。要求学生及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进行理性报考,多方打听,审慎填报;高中阶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考前报考志愿指导和培训;高校在严防因转专业而带来腐败问题的同时,更应根据学生诉求和时代要求,形成合理细化、不断完善转专业的良性机制;高校在通识教育、大类培养、专业“二学历”、学分互换、专业设置等方面应该做到更加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化解“学非所愿”这个矛盾。
问题最终的解决之道,仍是高校学生本人,学生要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就需要培养和塑造独立的人格,增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将素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其人格不“缺铁”,才不至于动不动就将问题归结为“学非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