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各地又到了评职称的时候。众所周知,评职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教书育人作为“系统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体现在职称评定中,涵盖的内容自然包括教师的水平、业绩和能力等方面。
职评作为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有一些客观的、可量化的标准才更具公信力。而具体到教育教学论文,它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深化、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教学实践所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对应当具有一定素养和水平的高级教师而言。
由于近些年存在假论文、花钱买论文等不良现象,以及现实中确有部分教师存在论文写作困难的情形,这才致使近年来在职称评定的政策变化中,出现了淡化论文或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硬性条件等规定,乃至有的地方在相关规定中,论文的赋分分值已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倒是与论文同等性质的、遍地开花的、易于纸上谈兵和搭车挂名的课题等不在淡化之列,在职评时仍旧受到青睐。
毋庸置疑,弱化乃至取消论文的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很多教师的压力与负担,但同时也不乏出现教师及教育专家对淡化行为导致的教育写作名存实亡的现实结果提出质疑。或许此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中小学尽管有别于高校,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与侧重点不一样,但当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从业者水准的论文被淡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时,其潜在的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尤其是决策者的思考与重新审视。
以往多年来职称评定中须有一定数量论文的硬性规定,其实客观地讲,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深入与能力提高,论文的作用其实是不可以简单地被一笔弱化乃至取消的。
当然也必须看到,现实中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确存在着发表论文困难的实际情况。对此管理者完全可以针对情况实行“双轨制”办法制定相应的照顾政策,如考虑教龄、年龄等因素。而这样的办法既解除了部分教师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促进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以教育写作为标尺的教师专业成长。
很常见而且颇具说服力的一个事实是:教育大家和教学名师们无不是写论文和发表论文的高手,正是因为笔耕不辍,这才促进了他们在不断思考中快速成长。尽管先前发表文章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某些教师便免不了会投机取巧,但对此可以采取必要的、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防控。试想,假如在评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评定等场合基本不看有无专业文章的话,看似是为教师松了绑,而实际上也在无形中助长了淡化研究和总结的风气,同样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反思与成长,对年轻教师的成长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如果职评中完全排除了论文尤其是发表论文的标准,采用诸如“同行评议”教师教育水准等办法也是可以尝试的。但同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便跟着摆在了面前。同行评议是否就是最公平可靠的呢?缘于人的主观看法和专业鉴赏水平因素,在同行评议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个人的认识局限性甚至偏见,尤其是对于人缘欠佳但工作业绩及水平不一定差劲的教师而言,更是极有可能失去公允。
古语道:“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相较而言,教育论文尤其是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自然更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尽管论文不尽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我们可以对有关评价标准和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所以,在论文写作激励机制上,“因噎废食”同样是要不得的,因为淡化论文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可喜的是,在促进教师经验总结和论文写作方面,有的地方对教育写作体例的探索无不具有启迪作用。其不仅注重有严谨学术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更注重源于教学实践的鲜活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形式,而后者因更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和更易促进教师成长,也更接地气,因而在教育实践中也普遍受到了众多教师欢迎和有关部门的提倡。可以说,随笔、论文、案例等形式的倡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是一个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成长的有效手段。如果在以“职评”为代表的风向标上出现了偏差,最终受伤的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意义上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
另外,教师尽管需要不断更新“一桶水”,但同为凡夫俗子,也必然同样会存在着惰性。要想让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就必须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这方面,除了对课堂教学水平、育人艺术等方面有要求外,论文写作也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一种。尤其是“职评”在当下作为直接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将论文写作状况恰当地纳入其中,无疑会直接激发、促进其产生自觉研究业务的内驱力。当过大地淡化乃至取消论文在职称评聘中的地位时,仅靠行政手段和学校要求,在网络发达、下载便捷的时下,同以往相比,还有多少人会实实在在地总结、研究与提高呢?
一言以蔽之,尽管对论文与职称的关系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虽然不可夸大论文的作用,但也不能淡化论文的引领作用,合理确定教育写作的分值权重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