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校内文物遭破坏,不能只怪游客素质低下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校内古钟等文物遭破坏,未名湖西岸的一处古钟、内壁里几乎每一寸地方都被刻了字,字迹密密麻麻。事实上,北京高校校园内文物遭刻字的情况并非孤例。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大礼堂草坪前的重要纪念文物日晷被发现刻字,已经引发网友热议。

很多人将高校作为假期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因为大学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为高校游降低了门槛,加之游客游览高校不用买门票,致使很多人趋而往之。此外,在校园内徜徉,能感受到美好的大学生活和浓郁的知识氛围。为此,许多家长特意带上孩子到大学校园一游,希望能让孩子提前感受高等学府的“高大上”。

然而,高校对游人开放却招来不少麻烦,许多文物遭破坏的现象接连不断,学生实验品、毕业展览作品、古文物等屡遭涂鸦,甚至被盗。这些不文明行为破坏了校园文化氛围,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暗示。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暴露了低下的素质。即便景区内设置了警示牌,增设了防护栏,也难以规范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当下我国虽然为保护文物出台了相关法律,但相比文物被破坏后修复所消耗的资金,给予破坏者几百或几千元的罚款,以及短暂的刑事拘留实乃“微不足道”。

笔者认为,高校内文物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紧箍咒”。

一方面,高校景区除了设置警示牌、增设防护栏等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安装摄像头,做到监控无死角,这样有利于追查破坏文物的游客。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高校游览诚信联网机制。让每一个进入高效游览的游客都要实名认证,将信息纳入高校游览诚信系统。对于进入高校游览的不文明者,要通过网络系统给予相应时段的旅游限制。比如,一年之内不可进入任何高校游览等。

高校文物遭破坏,看起来是游人们不自律,素质低下,其实也有监管不到位、处罚措施不力之责,未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产生威慑力。只有给进入高校的游客带上“紧箍咒”,让任性的违规付出“禁游”的代价,自律性方能得到加强,文物保护方可取得实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物  文物词条  低下  低下词条  破坏  破坏词条  素质  素质词条  游客  游客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