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本是一个职业,算得上是知识分子,可是在网络空间上,人们的感受却完全不一样。本人喜好写教育类文章,阅读对象大都是教师,文后评论语言之粗鄙,着实令人大跌眼镜。或许有人说“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或许还有人说“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老师总还是多的”。
对于这种反差,有人归因于网络监管不力,可是网络实名制了,依然如故;有人归结于教育生态恶劣,不少人在网上发泄情绪。长久以来,笔者无法在个体心理学中找到人们这么做的原因,直到看到了《乌合之众》这本关于群体心理学的书籍,似乎找到了一个答案。
《乌合之众》一书认为,并不是一些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就能够构成心理学上的“群体”。群体的构成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每个人的个性消失,二是他们的感情和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所以说,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目标各不相同,无法形成同一种心理特征,构不成一个群体;而另外三五人目标相同,因偶然契机聚在一起,他们立刻表现为同一种心理特征,就构成了一个群体。
在网上留言骂人的“教师们”大都是看到关于教师工资待遇、职称改革以及师生冲突等热点文章之后,跨越了时间空间汇集在文章后面的评论区。这些有共同目标(如渴望涨工资)的教师构成了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所有教师的个性消失了,显示出同一种心理特征。当文中提及不利于“涨工资”或者“增加教师惩戒权”时,就会刺激到这个群体的愤怒,很多人甚至跳过正文直接进入评论区“开骂”。在这个临时的群体中,无论其是男是女、职务大小、智商高低、道德几何,当他们因为同一目标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受到愤怒的感染,依据本能行事,做出个人可能从来没有过的行为。
如《乌合之众》所述,在群体心理中,原本突出的才智被削弱了,导致群体中每一个人的理性也被削弱了,“异质化”被“同质化”吞没,最终是无意识品质决定了群体的智慧;群体只有普通的智慧,甚至只有低层次的智力。
所以,我们看到关于教师工资、惩戒权的文章后面的评论区只汇集谩骂,却无法形成改变教师现状的智慧。此时这个群体只存在最本能的宣泄。当然并不是所有看到文章的教师都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但这些不被感染的评论,则会成为群体感情的敌对方,而被“围攻堵截”。
当然,这个群体会随着文章热度的下降以及读者的分化,随着愤怒的情绪释放,在评论结束之后自然解体。事后,或许每一位评论者都会诧异当时的“出格”言论,但是这些言语暴力或许已经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在此撰文的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把网络上群体心理的宣泄,当作个体道德的表现,无下限地低估教师们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师们在网络阅读时保持理性,认真读完文章,不做标题党,更不要轻易被评论区的言论所带来的情绪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