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接多元化就餐需求,是避免食物浪费的前提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推出一款应用软件,让师生给菜品评分和提建议,通过大数据系统摸清了师生口味,进而让“吃饭的”指挥“做饭的”,让后厨管理直接对接师生需求,大大减少了食物浪费。中国海洋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说:“以前是‘先生产,后售卖’,卖不掉的就倒掉;现在是‘边生产,边售卖’,减少了生产投料环节的浪费。”

落实“光盘行动”,中国海洋大学走在前列,类似做法在不少高校也开始启动。“光盘行动”旨在通过引导公众形成“吃多少,点多少”和饭菜不剩余的就餐习惯,倡导文明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社会风尚。

这一计划自提出以来,经媒体的宣传引导,公众就餐时严重剩饭剩菜明显减少,尤其是为摆阔气而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有所“缩水”。即便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公众就餐时适量点餐,用餐后主动要求打包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这表明,“光盘行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并成为用餐时的自觉要求。

当然,不可否认,“光盘行动”在一些地区、人群中还远未得到有效落实。酒店点餐时大摆阔气,就餐后整盘未动,或大半尚存,却从不打包,一律倒掉的大有人在。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乱扔、乱倒剩饭剩菜的现象屡禁不止。高校学生因食堂饭菜口味不合,吃不进去而弃之潲水桶的也不在少数。

学校,尤其是寄宿制中小学和高校,学生的一日三餐不是吃饱肚子的小事,而是涉及培养学生节俭、文明就餐生活方式的育人大事。在告别忍饥挨饿时代的今天,学校自然不再为填饱学生肚子发愁,可在让学生吃饱的同时,如何让学生吃好又不浪费,就成为考验学校管理者教育智慧的新的重大课题。

通过集会、标语、图画、监督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粮食、爱惜饭菜,对乱倒饭菜的学生进行批评处罚等,想必是不少学校共同的就餐教育。这种融合日常生活的用餐教育,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文明节俭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学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食堂管理方式——我做什么,学生就吃什么,会让学生对学校食堂单调乏味的饭菜失去胃口。不是不饿,不是不想吃,不是想浪费,而是对食堂的饭菜有些“吃不进去”,这是不少学生的心里话。

学生乱倒饭菜现象严重而且难以治理,与食堂落后的服务观与供给方式不无关系。在推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今天,一些学校的后勤食堂管理还在顽固坚守“自我中心”,饭菜品种单一,且长期缺少变化,饭菜质量不高,学生“不买账”也无可厚非。

摈弃自我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后勤食堂服务理念,是适应新时代学生个性化就餐的基础。学生喜欢吃什么,食堂就提供什么,这是未来学校食堂管理变革的趋势。

但是,有“心”还需有“招”,要让“光盘行动”真正普遍落实,还需借助科技手段的力量,满足多元个性的就餐需求。收集学生日常就餐数据,整理分类,经过大数据分析,为学校食堂提供第一手的学生饭菜精准需求,从而形成分块式、与学生口味对接的个性化就餐“小餐桌”,无疑是“以生为本”育人理念指导下食堂管理的技术革新。

有了这一高科技利器,根据适时掌握的学生就餐需求,学校食堂管理者就可以相机调整学生饭菜品种,再加上“称重式”“自助餐式”学生就餐方式的日益推行,学校定会成为“光盘行动”模范执行者,学生也定会成为文明就餐、节俭就餐的社会倡导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就餐  就餐词条  对接  对接词条  多元化  多元化词条  前提  前提词条  浪费  浪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