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比撕书更可怕的是“撕”掉了学习之心

据报道,6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上演了撕书大战,网友在微博配图说,该校高考生在教学楼上将试卷和书页撒下,纸片在空中飘荡,场面震撼如下雪。

6月5日上午,南昌十中部分高三学生在领完高考准考证后,以集体撕书、抛书减压,教学楼下的草坪上堆满了白色纸片,十分壮观。

近年来,每年6月高考季,都会有学生集体撕书新闻曝出,这似乎成了很多高中毕业生离开校园的标配之举。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太大,考前撕书排泄一下可以理解。因此,每年临考前学生的撕书之举,除个别媒体报道、少数网友评论外,学校、教师、家长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对学生的“疯狂”之举,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

书是什么?它不仅是一个物体,更是知识的载体。它不是一次性物品,读过一遍就可弃之,它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一本书一个人读过之后,可借给他人再读,若是不借给他人,对自己也是要“读百遍”才能“见其义”的。因此,书无新旧,从不过时。“半部论语治天下”,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到现在仍然彰显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但是,书的价值是相对的,价值的大小也因人而异。秦始皇下令焚书,是因为许多书对专权统治不但没有“价值”,还有反作用;毛泽东一生爱书如命、嗜读如癖,手不释卷,终生以书为伴,藏书无数。不同的人对书的价值认识不同,也就有了藏与毁的截然相反之举。

现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撕书?肯定是因为书不是他们的所爱,甚至为他们所恨。从小学到高中,孩子们被囿于在教室里,伏身于书山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愈来愈多,负担愈来愈重,学习愈来愈枯燥,读书也毫无乐趣可言。

在孩子们眼里,除了考试、升学,读书便再无他用,书就是疲惫他们的工具,可恶至极。更何况,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读书为考大学,在他们的意识里,高考就意味着读书的终结。高考结束,从此就不用再读书,书还有何用?因此,高考前的“疯狂撕书”便成了孩子们的必然之举,这不仅是一种学业压力的宣泄,更是学生对书籍、知识、学习厌恶之情的真实表露,是在向老师、学校、家长发表“与学习誓不两立”的宣言书……

高考之前的学习,是一种基础教育,是为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铺平道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学好,而是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催生起内心强烈的求知欲,领他们进入学习的大门。从这个意义来说,高考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无论升入大学与否,一个人只要活着,就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人生多长,学习之路就会多长。 “六月书雪满天飞”,表面上是孩子们心理压力的一种宣泄,但其背后,却映射出我们基础教育的失败!

撕几本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撕”掉了读书的兴趣、学习的欲望,从此“撕”掉了学习之心

愿“六月书雪”能够冰醒我们迷途的基础教育。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减负”落到实处,让孩子莫再为分数而学习,在享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懂得书的价值,珍爱这知识的载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之心  之心词条  可怕  可怕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