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格致初中校长王珏发现,自从体育变成中考项目后,体育课的应试味越来越浓,趣味反而越来越少。体育教师也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正在这些以考试为目的的机械训练中逐渐弱化。对此,上海格致初中进行了体育课程多样化的改革实践。(5月16日新民晚报)
事实上,随着中招体育入试以及各地对体育考试分数权重的增加,中小学体育课“应试化倾向”日益明显,其中初中体育教学表现最为突出。比如个别学校尽管因体育分数进入中招权重而开始重视体育教学,但仍是在中招前“临阵磨一枪”,还停留在短平快追求分数的层次上,即平时松散化,初三下学期才开始有目的地集训和强化短训;有的学校干脆是中招考什么项目就专门教什么项目……结果体育的应试功能愈来愈强化,但其吸引力和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却日益式微,学生的运动和活动兴趣日益降低,最终还是背离了体育教学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提升体质、锻造品德的教育目的。
因而,不少地方开始尝试中招体育考试成绩取考试成绩和日常成绩,但在目前“应试体育”氛围下,日常成绩比重小和缺乏必要的跟踪监管,因此并未能从根本上改观体育教学的“应试倾向”。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上海格致初中的体育课程多样化改革,是对“应试体育”有利而科学的纠偏。
首先,从学生个体成长角度而言,将体育课程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多样化丰富,并从操作方面进行多样化实施,增加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体验,便于学生了解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和常识,又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满足了欣赏和接受层面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同需求,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运动潜能,懂得欣赏体育比赛和感受体育锻炼的快乐。
其次,对教师而言,这样的改革必能对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倒逼教师自主提高自身素养。再次,对课程发展而言,这样的课堂,学生定会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因而课堂必然会充满快乐、活力、个性,从而课程的生命力和价值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当然,多样化课程对“应试体育”的科学纠偏效果,还有赖于精细化的操作和干预辅助。首先,应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将兴趣特长项目与基础项目结合,扎实基础,发展特长。其次,在目前体育入试的大环境下,要科学认识到入试不是“应试”,而是借助考试的指挥棒,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学。
因此,学校必须扭转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把体育作为一门必设必备课程,进行科学安排,不仅要保证课时,更要保证质量,不仅要提高学生成绩,更要提升其素质。
更关键的一点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从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的角度,重视体育常规检测,将学生体质检测涵盖到过程检测、课堂评价、运动会成绩评价、校内趣味活动参与率等纳入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的动态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力促学校体育教学走向科学规范、丰富多彩,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课程,让体育发挥应有的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