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持续推进,入园难的问题又在抬头,一些无证幼儿园借机开张。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2002名即将进入或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56%的受访幼儿家长称身边存在无证幼儿园。有如此之多的幼儿家长接触过无证幼儿园,可见这个市场已经有多大。(5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大力普及学前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容否认,随着学前教育两期行动计划的推进与落实,学前教育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但学前教育发展依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二孩”政策的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供求矛盾日益加大,不仅优质资源匮乏,更总量也严重不足。在市场刚性需求的作用下,民办学前教育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大量“无证园”,不合格的“黑心园”,这严重扰乱了学前教育办学市场,也耽误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解决“无证园”问题,并非理想中的那么简单,通过行政手段予以取缔治标不治本。因为公众的需求依然还在,潜在教育市场没有改变,如若不能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问题,这样的“无证园”只会屡禁不止。况且,如若只堵不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适龄幼儿入学,给幼儿家庭增加教育成本。
解决“无证园”,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执能,坚持“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原则,对“无证园”实施分类管理:对达到办园标准的“无证园”及时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于存在问题,经过努力可以整改的“无证园”,明确整改时限,督促尽快整改;而对于存在严重办园问题,各项办学指标存在严重缺陷的“无证园”要坚决取缔。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治理能力。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公办学前教育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实现公办学前教育总量的扩张,满足公众对学前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普惠性奖励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资金流入民办学前教育市场,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办园的热情,持续扩大民办学前教育总量,弥补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