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罗司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再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明显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反馈矫正”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中如果没有反馈,则无法促进学生学习,减少考试次数不等于取消反馈矫正。如第三组,后8周增加了反馈,学习成绩有突出进步;而第一组,后8周取消了反馈,学习成绩则逐步下降。实验还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只有坚持不懈地及时反馈,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带来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如实验中的第二组。
在日常教学中,当堂作业、当天作业、周作业、阶段性考试等都是有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期中,当堂作业是用来反馈当堂学习效果的,通常设计一些需要当堂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当堂反馈。当天作业是用来反馈当天学习效果的,一般设计一些拓展性知识,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下一节课进行反馈。周作业和阶段性考试,都是用来反馈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设计的内容比较全面,既包括基本知识,也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学科拓宽性的知识,一般采用考试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卷面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定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强调,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平行性测试。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反馈,其目的都在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及时查缺补漏,防止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积累。因此,在进行反馈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要精心设计反馈题目。反馈题目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难易适度,有思维训练价值。
二要全面准确地收集反馈信息。无论是当堂反馈,还是阶段性考试,教师都要力求做到全批全改,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下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准确,则会形成一种假象,难以发挥反馈对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功能。
三要及时讲评。要将学习结果及时告知学生,在坚持无分数评价的基础上,要通过教师的讲评,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前的学习水平,并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能力还有欠缺,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方法补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