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跳槽,这事儿有点像某些人离婚,越离越不珍惜,越来越没感情。”西部一所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无奈地如此比喻身边一些大学教师的频繁跳槽。一些高校间出现的人才非正常流动,打起“挖人大战”的消极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3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无私、奉献、安贫、德高、艺精,原本用来形容教师的美好词汇,或因与时代脱节,或因指向范围有限,很难与当下的高校教师相对应。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高校教师,其身份都是教师,守住基本的师德底线,无愧于学校、学生,应是高校教师的内在坚守。只不过,在浮躁的社会现实下,部分有名望的高校教师也开始蠢蠢欲动,频繁跳槽逐利谋官的背后,是对高校发展的罔顾。
高校间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有助于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但现实中的不少人才流动,尤其是一些名气大、职称高的教师,很少是合理、有序、正常的流动,其背后往往是各方高校的利益博弈,以优厚的薪酬待遇及科研经费为诱饵,大打“挖人大战”。市场经济下,不少名教授们纷纷“沦陷”,更有人从中找到了“生意经”,通过频繁的跳槽,来获取丰厚的回报。若因此指责这部分高校教师师德败坏、追名逐利,恐怕并不过分。但更值得反思的是,是什么造成高校教师成为“职业跳槽者”?
高校人才的非正常流动,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薪酬待遇和科研经费。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科研实力有别,加之政策体制上的瓶颈,使得高校之间的马太效应明显。区域经济越发达、实力越强的高校,获取的各种资源越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却恰好相反,不仅招聘不到优秀人才,甚至连本校自己培养的人才都留不住。为此,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2月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又呼吁“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然而,仅靠一份文件、一声呼吁来解决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还不够,只有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人才机制,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舒缓。
在科研经费等的拨付上面,势必要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投入力度;在学位点以及重点学科的评审方面,也要进一步细化指标、优化措施,不能仅仅关注量化指标,还应着重关注高校的软实力及发展潜力。此外,对在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国家级人才实施博士生导师制度,每年分配相应的指标,也有助于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如此,高校的“挖人大战”才有可能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