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今年带来的提案与社会教育相关,主要指向成年人如何做合格父母。曹委员认为,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潜移默化,合格的家长比合格的老师更重要。然而,有些父母却做着许多与身份不相称的事而不自知。(3月8日人民网)
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学校午餐时,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处罚,耽误了准时吃饭,朋友立即“炸”了,当着孩子面“咋乎”:“这什么老师,我要去找校长告他。”我略带玩笑地问:“如果校长也不完全顺你的意呢?”“我就告到教育局。”我再问:“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整垮老师还是什么?”他想了想,没再说什么。现在一些家长不肯换位思考,心中只有我,请问这样的家长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吗?
还有的孩子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标准,家长往往不去找孩子和自己的原因,总是说某某老师不关心他的孩子,甚至还乱猜疑,总是在指责老师,甚至诋毁老师的人格。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今天父母在孩子面前这样讲老师,孩子能亲师吗?孩子不亲师能学好相应的科目吗?
父母不但要做表率,还要善于教育孩子。譬如,不能因没空陪孩子觉得亏欠,就以金钱补偿,这并不是“真爱”。当孩子第一次以“出走”“跳楼”等极端行为威胁家长时,家长既不宜权当笑柄,嬉戏待之;也不能充耳不闻,漠然置之;更不可顾虑重重,不了了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以必要的“他律”提醒有何不可?毕竟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
可现实中,许多成年人似乎没准备好如何做一个合格父母,就匆匆承担起了父母的角色。为此曹委员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也建议,将家庭教育工作提前到大学和婚前阶段。大学阶段纳入课程体系,对于幼教、家政、教育等相关专业设立必修课,其他所有专业则选修。政府应提供政策指引和预算经费,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向婚龄男女免费提供自愿参加的系统家庭教育培训课程。这与曹委员的建议可谓异曲同工。
父母是家庭的主角,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家庭教育是社会风气的基础。《礼记·大学》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概括起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显然,与相关法规挂钩,让“家长提前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并达标,要变得如同婚前检查一样自然”。这对孩子的成长,对教育良好环境的铸就,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积极的意义。
但愿曹委员、吴代表两会上的建议能得到各相关单位的重视和响应,发挥“自觉+强制”的合力效应,让教育成年人成为习惯,成为必须,让为人父母者变得更加有德行、有能力。值得高兴的是,前不久,四川和湖北相继开展的“强制亲职教育”,就是曹委员和吴代表思想的有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