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做博学的“明师”并非难事

起先,许多人都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变成长流水。”不论哪种说法都说的是教师在知识体量上要远远大于学生,特别是后一种说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日日新,苟日新。

问题是,教师如何让“一桶水”变为“长流水”。王安石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所以,作为教师还要从“源头”觅得活水来浇灌自己的知识花园,而这个“源头”就是阅读,不间断的持续的阅读。

提到阅读,许多人就想到一句话:术业有专攻。这话不假,在“术业”的路途上本就各有所长,各有所攻,就像武侠小说中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有一人全部练就一样。即便只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也能“笑傲教林”。

其实,有过基础教育教师经历的人都知道,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求教师对所学学科知识“精”,还要求教师“博学”,建立在“博学”基础上的“精”根基更加牢固,教学效果也会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已走过逾十个春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先后修改两次,教材也由“独本”变为“一纲多本”,可以说这些改变让教师的教学灵活性更高,自由度更高,学生的选择性也更强。

但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其“综合性”的特征均表露无遗,可以说“综合性”是课改的一种趋向。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改后新加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虽然它始终姓“语文”,可其提倡的综合性、开放性、跨学科性却成了一大亮点。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在日常阅读选择上不能只一味地盯紧自己的专业,看牢自己的学科,要打破学科界限,广泛吸收,又博又专。

如何让教师又博又专呢?

一是从理论到实践,一个也不能少。教学有许多技巧、方法,这些都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的成果,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可很少有人问其理论的根源在哪里?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师不看理论的书籍,痴迷于技巧、方法的学习,这样学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自己的所学犹如“无土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所以对于一些理论的书籍还是要多多涉猎,比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宗教等方面。有了理论的沉淀,实践的操作会更加灵活自如,这就像一个人拥有“内功”,以后使用任何武器都能随意自如。

还以语文学科为例。书籍可分为哲学类、教育学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主要是常识及前沿领域讲座)、文学类等,如再细分可以将文学类分为文学理论、文字学、文学作品等。当然这样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论。但总的说来在阅读中不能轻理论重实践,要将实践植根于理论之上,二者不可偏废。

二是持之以恒,不可荒度。“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读书贵在有恒,不是说今天有时间,来兴趣了读几页,明天忙了,没兴趣了就束之高阁,这样读书难有收获。曾国藩“日以读书为业”。他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对于“有恒”他解释为“恒”就是恒心、决心。所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坚守信念,日读,日日读。

三是读写结合,吸收升华。知识都要由显性转化为隐性,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阅读不能光动眼不动笔,要边读边写,写批语,写心得,写体会,写文章,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来可以激发自己阅读的兴趣,二来可以对知识进行再加工、重组,形成新的知识。

四是适当取舍,有所偏重。“博”不是一味地扩大阅读的领域与范围,而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联系教学实际,适当取舍,有所偏重。如对于自己的学科、专业方面的书籍要多读、精读,读懂、读透,读出成果。对于一些与学科联系不太紧密的书籍有兴趣则可以浏览,翻阅,无需细加咀嚼。如语文学科对于文史哲等方面的要多读、读熟,但对于工医农这些学科的书籍则只需有所涉猎即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做博学的“明师”并非难事  博学  博学词条  难事  难事词条  并非  并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