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刊载《农村家长陪读为何五味杂陈》一文,关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家长陪读”现象。作者认为,如果家长能够把握陪读分寸,与学校配合默契,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相得益彰。还提出重视家长教育,每个地方最好根据实际情况筹办一所“家长学校”。
笔者担任多年的班主任,接触过很多陪读家长,发现家长常常不能发挥陪读的最大“功效”:要么是在城镇找份零工,以贴补家用;要么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只负责孩子的衣食料理;要么陪孩子、扩大朋友圈两不误。实际上,这样的陪读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如果陪读必不可少,家长就要找对方法。
亲子阅读,“陪”出环境。阅读充盈生命,阅读改变人生。家长爱读书有助于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众多陪读家长成了手机控、低头族,闲暇时间手机不离手,要么刷微信朋友圈,要么看冗长的肥皂剧。其实,家长学识水平有高低,只要还能读书读报,就应该主动拿起书本,给孩子做榜样,影响孩子。最好的莫过于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读后互相交流。
检查督促,“陪”出习惯。和部分家长交流,发现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看不懂孩子的功课,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听之任之,结果孩子的学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实,家长最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做功课是认认真真,还是敷衍塞责,放学回到家,是先玩耍后做作业,还是先做作业后玩耍,家长要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当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陪读也就起了作用。
交流谈心,读懂孩子。孩子小时,家长很爱和孩子交流,也很会和孩子交流。但孩子一进入青春期,众多家长就不知怎么和他们交流了,絮絮叨叨个不停,以至于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然后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不再和孩子交流。笔者就曾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在谈及如何和孩子交流时表示自己束手无策。
事实上,交流的方法很多,口头的、书面的、肢体的、行动的,行之有效即可。还有些家长在交流存在问题的时候病急乱投医,一味地去模仿他人,这也是不足取的。孩子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家庭教育也不可复制。面对交流不畅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反思。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孩非”,陪读的家长有更多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应该深刻理解家庭教育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