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生师比下降”不能说明农村师资短缺有效缓解

日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呈现“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的基本格局。受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政策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乡村学校生师比持续下降。(12月27日新华社)

报告中说“统计显示,我国乡村学校生师比持续下降,乡村小学生师比由2011年的16.64下降到2014年的14.41,乡村初中生师比由2011年的13.58下降到2015年的10.89”。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信的,下降趋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由此得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的结论却有待进一步论证。

这是因为,“生师比”这个数据只是一个比值,比值的大小是由学生和教师两个数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导致比值发生变化。

我所在的镇在2011年有小学10处,在校学生是2472人,教师150余人,生师比是16.48;现在,小学有9处,学生数是1901人,教师130余人,生师比是14.62,与报告中说的一样,呈明显下降趋势。可是,教师的短缺现象却比原来严重了。这是因为生师比是用学生总数和教师总数比出来的,由于农村学生流向县城,农村学生数大幅下降,教师数量却相对稳定,生师比当然也就小了。

可是,学生总数虽然少了,班数却并未减少,原来一个班都在40-70人之间,现在,全镇小学45个班,不足30人的有11个,其中不足20人的就有4个,最少的一个班仅有8人,一个萝卜顶一个坑,8个人的班和40人的班所开的科目是一样的,也需要同样多的教师。

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在2014年11月联合出台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规定小学学生与教职工比为19∶1。按这个标准,我镇小学1900名学生,教师100人就足够了。可是实际的情况是,我们这里9处小学,只有两处是完全小学,其余7处均是教学点,每个点都是三个年级单班,不足100人的点有四个,其中一个点只有42人,按19:1的比例,2位老师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就算搞复式班2名教师也是不够的。

更何况,我们镇130名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很多教师体弱多病。近年来,新上岗教师90%以上是女教师,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休产假的女教师每年都在十余人以上。这样算下来,每处学校真正能上课的教师不是宽余了,而是更紧张了。在教学点,一名教师任教三、五门学科都是常态,所以,我在《中小学校没有专任教师就是数据造假吗?》一文中说,我们这里不要说中层的主任,就是校长也教着一门甚至多门的课,绝非虚言。

应当承认,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无论在教育投入上还是在师资配备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待遇也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生源锐减,不足百人的学校已成为常态,农村班级平均人数急剧下降。但是,农村小学(特别是教学点)学生人数虽然少了,班级却还是那些班级,如果再单纯用原来的生师比去核定农村教师的编制,显然就不够现实了。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学校人数多么少,它仍是一处学校,就要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让孩子享受和大学校甚至和城里学校学生一样的教育。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农村小学教师如何进行合理配备,就成了各级教育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这关乎着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关乎着农村孩子的未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比下  比下词条  短缺  短缺词条  师资  师资词条  缓解  缓解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