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助学金的申请规则到底被谁给破坏了?

11月5日,微信公众号“团中央学校部”发布了一篇题为《我连学费都交不起,你却拿助学金挥霍?》的文章。文章指出:助学金本来是国家给予在校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然而在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笔端所触,虽是“故事”,但都是真事,都是现实中不断上演的“闹剧”和“悲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比如有的人拿了钱胡吃海喝,让人心急;有的人生活贫苦,却眼看着偌大的一笔钱财旁落他人之手,自己心中也只剩下深深的无奈;有的人贫穷,拿了助学金,却惨遭道德绑架,被认为穷人就不应该享受一点点好的待遇。最后一条关于“妈妈省吃俭用,买了一双耐克的篮球鞋作为对孩子的爱,学校就取消了该生的贫困助学金”的案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难道经过认真审核的贫困生资格需要衣着和一些生活用品来再次衡量吗?申请助学金的既定规则到底被谁给扰乱了?

我仔细浏览了这篇文章的留言,另外得到了两点信息:大学生群体中为了助学金争得头破血流,理由是“不拿白不拿”;受助名额的确定首先需要班级投票,学生“人气”反而占了主导地位。可以看出,在助学金的申请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不速之客”,这不仅让真正贫困的学生碍于自尊面对申请而却步,而且扰乱了助学金申请的规则,引起公众对已经认定过的贫困生身份的怀疑,从而出现了“穿一双耐克鞋就不应是贫困生”的无厘头逻辑。

遥寄初心,助学金的存在意义仍然不容置喙。我国5000万贫困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基数,贫困和大学生也必定会产生交集。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编织的全覆盖多元资助网络中的一环,助学金资助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意义重大。我们欢喜于一些学校为了助学金发放公平而开通投诉反馈通道,也气愤于本不需要助学金的学生去扰乱评定规则,更遗憾于这些学校捉襟见肘的参考标准。

当然,参考一些富孩子申请助学金的案例,我们并不能简单论断为富孩子道德匮乏,而是每个人都想获取这样一些看似从天而降的“好处”,说得更确切一点,“助学金问题”是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驱使一些学生产生的失范行为。

为此,有人建议加大审核力度,参照精准扶贫中建档立卡的标准实现助学金的精准发放。这固然是一大进步,却不是治本之策,毕竟,“穷”并不会因此就写在脸上,有直接利益存在,就会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并且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贫困和非贫困又存在一定的转化,如何及时感知不再需要资助的学生和新出现的需要资助的学生将继续成为现实难题。

此外,参照来自教育部门的数据,在2015年秋季学期全国高校未报到新生人数以及原因统计中,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又无法获得有效资助”的人数为零。从这一数字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助学金的意义已经完成了从“支撑学生完成学业”向“协助学生完成学业”的过渡。也就是说,在排除一些突发的家庭变故和特别贫困的学生以外,学生对助学金需求应该并没有那么紧迫。

所以对于助学金的合理发放,防止发放过程沦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地步,避免助学金变得平庸、琐碎、流于形式,我有两点建议:

一是引导家庭条件较为宽裕的学生不去凑热闹。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同样的一笔助学金,在不同人的手里意义是截然不同的这一道理,才会在申请过程能知进退,形成“礼让之风”。

二是拓宽助学金的发放渠道。在家庭力量完全可以自我调节的范围中,社会的关切退一步,社会的公平正义其实会更加明了。总是把助学金不遗余力地向学生直接发放,在相当程度上,既是跨越过边界的过度关切,也是对“按劳分配”的错解和对贫困学生自尊的可能“伤害”。基于此,我想提提一些大学中存在的“另类”助学金发放形式——勤工助学和“勤助实践”项目。通过设置助学岗位和实践项目,让经过贫困认定的学生参与靠劳动付出才能获得报酬的行动中,既能保障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更能对学生的能力锻炼和意志磨练产生正向激励。

不是说勤工助学和勤助实践项目一定有多么完备、多么无懈可击,但它至少打开了一扇窗户,为助学金发放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给具备“特殊情况”的学生直接发放助学金,给“并不紧迫”的贫困学生提供通过劳动来换取的机会,结合之下,不就是对乱象的解决之道吗?需要注意的是,畅通这一渠道仍需加大监管和调控,不然,问题仍会循环“播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助学金  助学金词条  破坏  破坏词条  规则  规则词条  到底  到底词条  申请  申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