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山西屯留县24名高二老师利用假期自费聚餐,AA制付费,人均50多元,遭到当地纪委通报批评。
三天前,这一事件在媒体曝光,公众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靶子指向当地纪委。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赶赴当地采访,无论是事发学校、县委、县纪委,还是长治市委,甚至教师聚会的餐厅,处处吃闭门羹。
事情至此,我们越发糊涂了。原本一件光明磊落惩治不正之风的事,为何变得“见不得人”了?
这起事件的核心集中在当天是不是放假。县纪委把自己的工作时间当做评判的尺度:因为我们在上班,所以你们不能聚会饮酒。照此推理,即便是学校的寒暑假,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教师小酌几杯也会犯了戒律。
在县纪委的通报中,搬出了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和狠纠“四风”,似乎找到了一个定性的依据。可惜,恐怕找错了对象,戴错了帽子。我们提醒,中央的“好经”,莫让“歪嘴和尚”念歪了!
表面上看来,处理似乎也不是很重,不就通报而已。但我们要还教师一个清白,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不了了之,以三缄其口的“冷处理”方式对待舆论质疑,留下的不仅仅是在人民教师身上泼洒的一身污垢,更是一个可供“效仿”的典型案例,类似冤假错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接踵而至。
最后要指出一点,屯留的问题,也许并非偶然。去年山西省委巡视组向屯留县反馈巡视意见时指出,当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有差距”“在执行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政绩观有偏差,缺乏担当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
试问,适用法规不当,矫枉过正,是否加大了“偏差”?出现争议,奉行“鸵鸟”政策,冷处理,是否拉大了“差距”?直面的勇气既无,担当精神何在?
此事,发生在长治市管辖范围内。我们说长治久安,这个长治,治理出现“偏差”和“差距”也要治一治。要么,自证清白;要么,还人清白。
无论是长治还是屯留,都欠公众一个说法,希望不要让大家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