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暑期,大部分高校都已进入假期模式,但每天伴同学们左右的“校园卡(饭卡、一卡通)”却在假期中成为“香饽饽”,租赁“校园卡”业务作为一个商机,在部分高校校园中悄然繁荣起来,58同城、赶集网等一些网络信息平台成了他们的主战场。(7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如今,校园卡租赁业务在高校校园中并不鲜见。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考研大军”、社会人员、外来实习生等,都为校园卡租赁开拓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不可否认,租借校园卡既能为租卡人节约成本和开支,还能给离校学生一笔额外的收入,看起来似乎是“双赢”。然而,这样的认知却存在明显的误区。
众所周知,校园卡本身就具有验查学生身份的功能,是学生自由出入学校的凭证,若是将这种凭证转借,那校园就和开放的大街没多大区别了。这不仅会侵害其他学生的利益,也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如果一些人拿着“校园卡”随便进出一些设有门禁的宿舍、办公楼,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都是一种威胁。此外,校园卡的租赁行为,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若侵犯了双方利益,也会带来更多麻烦。
很多人赞成校园卡租赁,是想假借为他人提供便利,获得自身利益。由于目前学校对出租人和承租人都缺乏详细的惩罚措施,导致学生认为此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租卡人也觉得理所当然,若学校能以儆效尤,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租赁行为的发生。但是,受利益驱动的租卡行为,从学校层面上来讲是很难去控制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尤为重要的是,学生需要自律,主动遵守相应规则,不随意租借校园卡,这样一来,租赁校园卡的行为才会得到有效禁止。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杨红星:高校校园卡交易考验大学开放水平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2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