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让农民上大学”是缓解农村人才荒的良策

近日,陕西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20名职业农民大学生,有的已经50多岁了,他们将在今年9月走进职业技术学院,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系统学习,实现知识的升级换代。(6月22日新京报)

“让农民上大学”是缓解农村人才困境的有益尝试。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农民在家务农的收入远不及外出打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精英人才缺失,农业现代化转型受阻,是阻碍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精英人才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农业知识和技术,探索农业发展新高度,并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让农民上大学”的创新之举呼应了国家的政策导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各地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100个试点县(市、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培育职业农民”。如今,以农民为主体的培养模式,紧密联系了农村的实际情况,能规避很多现实问题,是目前发展农业的一个“最优解”。

农民对农村有感情,了解实际情况,没有所谓的隔阂,这能让他们在生产活动中更得心应手,再加上大学教育的加持,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投入到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来。这样,农村人才的困境可能得到缓解,接受大学教育的职业农民,或许还有可能成为“新乡贤”。毕竟,改变农村现状,实现人才回流,真正打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路,职业农民大学生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现实逆转”的一群人。

在“让农民上大学”这一良好的开端下,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民上大学”从试点到推广的现实可能性,以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阻力,这就要求切实做好高校和农村的衔接工作。其次是要保证“农民上大学”的质量,处理好现实需求和教育培养之间的关系,使得预期效果能得到较好完成。最后,大学对于农民的教育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与技术,更要培养农民的市场思维和发展思维,提升他们建设现代化农村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农村人才的现实困境,才能让培养的职业农民发展成建设新农村的主干力量,这也是我们对于“农民上大学”应有的延伸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良策  良策词条  缓解  缓解词条  农民  农民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人才  人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