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允许公然要分是给规则公平减分

一门随堂打分的课程刚结束,黎婷身边几个准备出国的同学就围在了一起,“老师给的分数太低,我们去找老师!”黎婷就读于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在她4年的大学生活中,这种情况时不时就会出现,尤其在学期末,更是集中。一项调查显示,有71.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上大学时身边有过学生向老师要分的现象。(《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公然要分作为一种失范行为,不仅干扰了高校教师自主的教学裁量权和评价权,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相对的利益剥夺,损伤教育公平。在大学校园里,学分绩点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申请出国留学,还会影响到奖学金评定、保研资格等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上。如果教师打分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显然会触碰大学生关于权利和利益的敏感神经。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理应是一种非功利的社会关系,公然要分显然将这种单纯的师生关系工具化、利益化,在某种意义上对高校教师形成了一种“道德捆绑”,让他们进退两难:给要分的学生一个拔高的、注水的分数难免会损伤教育公平;不给学生行个方便,又害怕遭遇学生的差评甚至是纠缠。为了息事宁人,一些老师宁可送个顺水人情,而另一些老师却很反感这样的“道德捆绑”,拒绝给公然要分的学生加分。

“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诗化的语言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精神家园的“杂草丛生”,让一些学生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误区。那种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错乱与迷失。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整个世界不断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大学生出国留学不仅没有“原罪”,反而应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只不过,那种只管目标正义却忽略、漠视程序正义的做法,尽管可能会达到目标,却可能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损伤和精神伤害。

在理想的图景里,个人主义以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为核心价值,以自力更生、自我约束为主要内容。在现实的情况下,个人主义重权利轻义务,陷入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误区。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钱理群先生所言的“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现有的评价机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容忍、放任公然要分会形成一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怪诞。这些投机取巧者名利双收,那些脚踏实地者却吃哑巴亏。一旦学分评价的尺子没有了规矩,自然会掏空教育公平的基石。换言之,公然要分的学生所得的便宜,正是以蚕食他人的利益蛋糕为代价的。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对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的心态进行价值纠偏,重塑大学生对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尊重和敬畏,减少五花八门的要分,这不仅是给教师减负,也是在守卫教育公平这盏希望之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允许公然要分是给规则公平减分  公然  公然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允许  允许词条  规则  规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