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发现多起论文涉嫌抄袭事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安徽大学教授高茜在安徽省“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取消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独创性”要求的建议》被热传。
高茜教授认为, 一般本科生不可能达到“独创性”水平,有新意且撰写规范的论文已属难得,与“独创性”差距甚远。她的提案得到不少媒体的赞誉,认为是高校务实、接地气的表现,对于重建学术道德、优化学术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事实上,“独创性”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没有“独创性”的学术论文要么是学术资料的简单堆砌,要么就是“抄袭”。而“独创性声明”更多的是为了防范“抄袭”而制定的,属于学术道德范畴,学术论文水平的高低和是否独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再低水平的学术研究都要有“独创性”。
再说,学术论文具有“独创性”真的很难吗?笔者认为,本科生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一篇具备“独创性”的毕业论文:或用某种研究方法对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应用研究;或者就某个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类研究;或者对某个测量进行效度分析……
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大学,教师原本就不愿意花心思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取消论文“独创性声明”不仅不利于学术环境的优化,也会降低高校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务实”、“接地气”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