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教育是为生活,不能只教人求生存

在《健全的社会》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了通向健全社会之路的构想:建立一种共享工作、共享经验、共同管理的工作公社,实行“人本主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这种构想脱离社会实际,有极强的乌托邦色彩。不过,他关于人的“疏离”与“异化”的提法倒是值得我们深思。

弗洛姆认为,“动物只要满足了生理需要——饥饿、干渴与性的需要,它就满意了”。对于人来说,“只满足本能需要并不能使他完全快乐;这些满足甚至不足以使他健全”,人有动物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动物求“生存”,人求“生活”。

中世纪以后,“一种前所未闻的社会流动性逐渐形成,在这种具有社会流动性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为了争得最好的位置而不停地奋斗,哪怕经过筛选,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目的,这种奋斗也不会停止下来。在这种争夺成功的疯狂竞争中,人类团结的社会与道德规范崩溃了,生存成了头等大事”。时至今日,竞争无处不在,甚至越来越残酷。为了成功,为了“上位”,一切都“无所谓”,也“无所畏”。

人,本应在求生存的基础上,追求美好生活。如果偏离了方向,变成了全部追求生存,就是倒退。竞争把人变成了动物,人的“疏离”与“异化”在所难免。所以,弗洛姆说“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

社会现实折射进了教育之内,追求成功、鼓励与强调竞争早已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会通过“评先”、“表模”等奖励机制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得到了奖励,他会认为自己很成功,生活有意义;反之则认为自己很失败,陷入焦虑之中。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沦为奖励机制下的“机器人”,工作和思考囿于奖励机制划定的范围,丧失创造性。弗洛姆认为:“奖励措施会促使一个人去做某事,但这些措施却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当奖励机制具有明显的功利导向时,教师看事物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将同行视为“对手”、将学生视为“生源”,看到成绩就想到荣誉和利益。这与动物眼中只有食物、饥渴有什么区别?

如果教师的精神不健全,眼光退化,学生在他眼中就是“动物”。那些宣扬丛林法则的励志口号就是最好的证明。“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这分明是在把学生当动物看。“欲看明日之社会,请看今日之学校”,学校如此教导学生,明日的社会将是什么样子?

教育应该教人像人,教人生活,而不是教人像动物,教人只求生存。改变这一现状,仅从某一方面做改良是不够的,应做系统而全面的考虑。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为生  为生词条  好书  好书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