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标准管理能促进自律”之说站不住脚

“门窗不能有灰尘,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检查时若宿舍有人睡觉,则视为对检查人员的不尊重……”近日,广东省某高校自律会公众号推送的一篇名为“宿舍检查标准是什么”的文章“霸屏”了学生们的朋友圈。有人认为,这样的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还有人认为这些标准太不人性。(11月26日信息时报)

学校是否应该干涉学生寝室事务,笔者暂且不讨论,先分析一下点赞者们的观点——高标准的寝室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是否站得住脚。

自律,指不依靠任何外物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约束自身,是一个纯主观概念。这就是说,自律的人首先要有“主观想法”,通过主观想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逐步形成自律意识,具有自律习惯。

可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在于能否形成“主观想法”。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为自由的人”。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么,它的逆否命题“能称为自由的人才能约束自己”也应该成立。高标准管理和频繁的检查、评比,使得大学生很难成长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也很难有自由的思想,很难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形成“自律意识”呢?

或者,换种方式说,检查和高标准管理属于外部力量,和个人主观意识和主观想法并无关系,顶多使人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外部干涉的力量越大,个人自律意识就越差,甚至让人丧失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

比如,新闻中所说的“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检查时若宿舍有人睡觉,则视为对检查人员的不尊重……”这种颠覆常识的管理标准明显冲击着人的判断能力:垃圾桶不放垃圾干啥呢?宿舍不让睡觉那干啥呢?可见,这种“高标准”的管理不仅不能让人形成自律意识,甚至可能导致不少学生产生“检查之外什么事情都可以干”的逆反观念。笔者曾对大一新生做过一个调研,问他们如果没有人管理,让他们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否可行。结果不少学生说,如果没有人管,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干。

我们见惯了各种缺乏自律意识的行为,可是我们没有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当下的教育一直在“圈养”学生,各种高标准管理,使得学生习惯于等待、依靠别人的管理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主动去思考怎么做,怎么约束自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站不住脚  站不住脚词条  高标准  高标准词条  自律  自律词条  促进  促进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  
教育评论强捐

 募捐也要讲求程序正义

近日,有网友晒出一份关于为“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募捐的通知图片,这份通知落款单位为“南开区教育局”。通知称, “现正值放假期间,学校可先支付支票,不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