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知识的人,只会把美玉当成拙石;有识玉之才,若只躺在识玉的书卷中,美玉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个人要想成功成才,不仅要拾起“书包”里的旧知,更要到生活中探索新知。
而泛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强调的只是知识的汲取,却剥夺了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机会。把学生圈在教室里,让其埋头于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什么春游,什么实践,凡与考试无关的统统取消。甚而至于教科书中的实验,也不让学生进实验室,只是在 “本上” 模拟,让学生将过程、数据、结果进行机械记忆。此种情况下,便出现了全国物理竞赛的高材生不认识电阻,生物竞赛的佼佼者以为“鼠妇”是“怀孕的母老鼠”的怪事……
文学泰斗沈从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在文学中的地位恐怕也无须再赘言。但是,沈从文小时候并非神童,更非是刻苦好学的学生,读《从文自传》我们可知道,小时候的沈从文曾是一个顶尖的“逃学大王”。正因为他的逃学,使得他在私塾读“小书”的同时一直有机会“阅读”一本用湘西的自然人情写成的“大书”。使他小小的心里装下了凤凰城的自然与人情世界,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不竭之源。
沈从文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小书”,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书”。对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来说,课本上无论字有多少,文有多长,题有几多……“小书”知识终究是有限的,只要孩子真得愿意记,其知识绝无记不住的道理。但是,考试会做题就能得高分,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就已经理解了呢?
科学表明,孩子从幼儿、儿童、少年、青年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是渐次完善的,孩子对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随年龄增长、大脑发育对外界感知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中,孩子与他人交往感受,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是建构的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要认识“羊”,如果没有现实中“羊”的实体,那么这个抽象的文字符号“羊”便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在孩子后续中的想象也不会“无中生羊”,因为,所有的想象也是建立在现实实体的基础上。
孩子们的知识90%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生活“基质”越丰富,越有助孩子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越有助有孩子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又促进孩子到书本中寻求解决的办法。“生活——问题——书本——生活”的循环往复,才会促成孩子成长的螺旋上升和不断进步。
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然、社会这本“大书”作为铺垫,只围着课本“小书”打转,那孩子的大脑就异化成电脑的硬盘,知识再多,也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死知识”,将来也只能是一架供他人操作的会呼吸的“生物电脑”而已……
空中建不成楼阁,书本上种不出庄稼。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看孩子三岁前背了多少唐诗,也不能只看长大后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要想孩子大有作为,要想国家民族振兴,就不要把孩子囿于在“小书”里,让孩子的大脑成为知识的硬盘,让孩子成为被“技术”驾驭的机器。要让学生跃出书本,步出课堂,冲出校园,拥抱社会,融入自然,把孩子放归到“大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