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试教育的批评,源自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的批评。考试无处不在,应对考试没有错,错在负担过重。老百姓并不关心是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关心教育质量。我们应该放下在教育这一大框架下争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转向研究如何在实践中做到“低负担、轻质量”。
在高考当中,以高分考上了大学的骄子,却没有能力完成大学的课程,考上了研究生也没有能力完成相应的课题,就是“高分低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当然要知识渊博、能力出众。结果教育培养出一个分数高得吓死人,能力差得一塌糊途的人。这是人才吗?这不是标准的“废才”吗?本来是发生在极个别学生身上的极个别现象,被扩大化,被认为是普遍现象,近而得出,高分者皆低能。于是,一场全民声讨“高分低能”的运动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
高分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考试得来。人们在声讨“高分低能”中发现,为了考高分,上大学,考试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老师和学生都只盯着考试,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应付考试得高分,学生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力抛在一边不管不顾,只管考高分,上大学。人们终于找到了导致“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应试教育。
但是,批评应试教育,我们批对地方了吗?
我们暂且先不谈应试教育,只谈应试。应对考试有没有错?人生无处不在考试,只要有比较的地方就有考试,有挑战的地方就有考试。在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工作了,需要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工作做得怎么样,同样也需要考试(核)。也正是在形形色色的考试中,我们知道自己是否合格、是否优秀,并借以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优势所在。换言之,考试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我们自己。无论什么样的考试,总是有一个标准的,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准备,就能合格。以考驾照为例,考驾照的目的是什么?安全驾驶。安全驾驶要做到两点,第一熟练驾驶机动车辆,第二熟悉道路交通法。所以我们在做准备时就要围绕这两方面去准备。准备好了,自然驾照也就考到了。再举一个例子,你想考公务员,却根本不按相关要求去准备、去考,你考得上吗?所以,应对考试是没有错的。
再看应试教育。“考试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教了也不学”等,这些都是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批评。那么是什么在操纵着这一切?当然是考试这个“指挥棒”。别说二十年前,就是今天,老师和学生不是仍然要服从考试这个“指挥棒”吗?本来,服从指挥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学习,结果把这些批评的语言一看,“服从指挥”一夜之间突然变得有罪了?考、教、学不是都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运做吗?错在哪里呢?今天,人们不再用“指挥棒”这个被赋予负面意义的词了,改用“导向作用”,它们其实是差不多的。
难道课程标准这样规定,考试这样考,老师偏不这样教才对吗?
人们批评应试教育,是从“高分低能”现象开始的。我们知道,“高分低能”只是极个别现象。将个别现象,扩大到所有高分人群,认为所有高分者皆低能,是对其他人的污蔑,而用“高分低能”来概括基础教育的成果,也是极不公平的。人们在寻找造成“高分低能”这一现象的原因时,归结为应试教育。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批评应试教育也是有失妥当的。实际上,人们批评的根本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学习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直没有减下来,甚至有越喊减负,负担越重的可能。
总结上述两点可得,应试本身没有错,错在负担过重。
实际上,老百姓想得是,我管你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只要我的孩子学得轻松、能考高分、能上好学就行了。和前途相比,孩子吃点苦不算什么。再说了,让孩子吃点苦有什么不好?几年前,网上有一张高三学生晒考卷的图片。图片中考生将高中三年的试堆起来,高达2.41米。在素质教育倡导者的眼中,认为这是控诉应试教育的铁证。在考生家长眼中可能怎么看,孩子,看人家做了2.41米的试卷,才考上香港大学,你才做了几张试卷,叫个什么苦?相反,如果学校老师安排的作业少了,学生分数考低了,无论是学校和教师,你就等着被“不负责”、“不满意”吧。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校会怎么选择?
毕竟,素质教育的词再好,但老百姓的观点就是“别整那些虚的,给我来点实在的。”
现在来看,素质教育是不是在云端跳舞,碍于各种实际困难,一直难以贴地行走。
一味的批评应试教育和追捧素质教育,不能把我们拉出“教师累、学生苦、质量低”的泥潭。因为教育是个大命题。在大命题的框架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很有可能让我们不得要领,抓不重点。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放下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争论,转向讨论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呢?这才是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