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效课堂”究竟有多少虚假?

“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经常会反思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课堂向高效化改革的趋势下,对其追问更显迫切。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

有改革者将高效等同于知识量增加,在这种认知下,一些教师将先前本应五节课完成的教学活动,压缩在三节课内完成,时间少了,内容多了,以为就是“高效”。将以前课堂上那些花里胡哨无效的环节全都删去,课堂上只展示精华,看似紧凑而充实;同时,任课教师得具备足够的能力,花费大量的心思来整合教材,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也有改革者将高效等同于技法的强化,因为一节课讲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方法却可以融会贯通。于是,一些教师依旧把时间花费在钻研教材上,希望用一以贯之的方法串起知识点,通过设计精巧的练习题,使学生通过有效训练,掌握普遍的方法。

以上两种高效课堂的改革模式,较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言,在实践中或许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以一名语文教师的体验来看,两者的弊端也较为明显。

人文学科重视知识教学固然没有错,大量的积累也是必要的。但如果课堂就是堆砌大量的知识,这与从前人们批判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侧重知识的教学,其知识大多为陈述性的,即“是什么”的问题。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识记加以理解,很有必要,但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提升层级的知识,更多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以及对思维智慧和思想的启迪,堆砌知识的课堂显然无法满足这类要求。

侧重方法的课堂,围绕“怎么做”,通常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强调对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应用。其实,在语文课堂上,最难教授的就是“怎么做”。譬如诗歌鉴赏,老师即使教会了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术语和技巧,学生“照葫芦画瓢”,也未必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这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有关,并不是因为方法的欠缺。

综观以上两种所谓的“高效”课堂,看似是压缩课时,强调方法,其实质都是知识的堆砌,是对学生的漠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到底要不要教知识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实际上,我们的高效课堂中缺少一种知识,即策略性知识。在语文课中,它表现为“鉴赏体会”,即在品味鉴赏中渗透知识。正如郑晓龙老师在《把知识变成习惯》一文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没有多少‘公式’、‘公理’,要老师苦口婆心地演绎和推导,更多的是以读为手段,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去感受、融汇、领悟、沉淀。读是语文课的主要实践,在细读鉴赏中渗透知识,运用知识,沉淀知识,转化知识。”

因此,对待高效课堂,我们要理解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许它的提出本是善意的,旨在纠正那些过于注重课堂形式和环节,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课型,呼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时间观念,以提高效率。然而,我们往往矫枉过正,将那些与知识、方法无关的环节剔除殆尽,于是走了极端。

其实,课堂上很多看似无用的环节和设计,背后都大有深意。诵读一遍课文,不是对文本的感知吗?品一个字,不是对诗意的陶冶吗?仿写一个句子,不是对思维的启迪吗?试想,如果不在运用中鉴赏和体悟,语文课堂上再多的知识和方法,又怎会收到好的效果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在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人文学科在学生的语言训练、情感渗透等方面起的作用巨大,切莫被虚假的“高效”课堂遮住眼睛,而应保持本真的学科面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效课堂”究竟有多少虚假?  虚假  虚假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高效  高效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