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向羊城晚报记者爆料称,佛山体育中考时,为提高成绩,南海某中学的老师在考试前给学生每人发两粒类似兴奋剂的药物让他们服用,众多家长很担心。校方称药物是“ATP”,并非兴奋剂;药学专家也说服用该药物没明显副作用。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还该学校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而此举的背后是“目中无人”的办学理念。
其一,不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只关注学科知识的积累。体育中考不是选拔运动员,不是运动场上比赛,考试合格的标准也不是很高。只要平时上好体育课、大课间,适当开展了正常的体育活动,把学生锻炼身体当回事,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能达到优秀。即使考不到优秀,成绩合格也不成问题。
学校要在考前给学生吃药,说明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落实好体育课程。那么该上体育课的时间做了什么呢?无疑被语文、数学、英语等“大科”挤占了。学校这样做,已不仅仅是课程开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办学方向出了问题。教育即生长,身体素质的提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身体健康比知识学习更重要。严重偏离教育健康发展轨道,不把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摆在议事日程,考试时也只能投机取巧,用旁门左道。
其二,不怕学生身体受伤害,只想提高考试分数。中考进行体育加试,意在促使学校全面开设课程,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南海某中学“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为了多得几分,竟把学生的身体置之度外,与“人本主义”精神背道而驰。不仅伤害学生的身体,更伤害学生的心灵,是对上一级学校的欺骗,扰乱了公平竞争环境,公然挑衅考试规则,在生活实践中“形象生动”地告诉了学生什么是“投机钻营”,什么是“弄虚作假”,什么是“歪门邪道”。教育的第一关注点是“人”,学校办学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医生说,“学生少量、短期服用‘ATP’并没有明显副作用,临时服用对提高体育成绩效果不会太明显。”但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行为也绝不能纵容,不闻不问,一定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君子爱分,取之有道”这才是提高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