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靠什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人说,靠资金,靠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还有人说,靠科学的管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但不是主要因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要靠一支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
原清华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发出这样的呐喊:“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林语堂也有一个形象的表达: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个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抽着烟斗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熏出来了。
教育就是熏陶,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其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使其终生受益,这就是大学需要“大师”的理由。
中小学教育也是如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就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校长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名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如今的中小学校长却很“累”。他们几乎整日为钱奔波,为学校建设忙碌,为学校升学率劳心,分数成了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校长没有时间、精力抓教师培养,教师没有宽松的成长环境,如此,怎能造就一支“名师”队伍?
中小学名师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一个培养和成长过程。当名师首先要当“明师”。教师要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通晓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要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也是成为“名师”的必经阶段。“明师”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业绩突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主张,并在一定范围内有知名度,也就成为了“名师”。
无论是身处“明师”阶段还是“名师”阶段的教师,都需要宽松自由、奋发向上的外部环境。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引领者,校长要以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为基础,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信任和欣赏教师,为其创造成长的条件和机会,着力抓好名师培养。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抓名师培养,不是抓一两名教师的培养,而是要尽最大努力,让所有老师找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让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抓名师培养,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要求所有老师,而是要鼓励创新,鼓励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主张;
抓名师培养,要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创造的欲望,畅通向外界学习的渠道,激励教师在更大范围内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
抓名师培养,不是功利化地着眼当前,而是要着眼未来,审视教师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