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分数不仅对学生而言,即使对教师家长而言也意味着一切。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唯一,也成了教师家长最大的牵挂。考个好分数,快速提高分数,为人人所期盼。期盼越大,困难给人的感觉也会越大,对分数的朝思暮想,自然让人觉得获得分数、提高分数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我不否定分数的意义,但也并不认为获得分数或提高分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最困难的永远不是分数,比分数困难得多的事还有很多。
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获得就比分数获得困难。为了获得分数,不惜代价请家庭教师,抛弃一切陪孩子读书,家长如此做法当然也能让孩子的分数有一定的长进。可家长们知不知道,孩子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离开了辅导、没有了督促,孩子的分数又会掉下来。既然孩子的成长靠“学”而不是“教”,家长为什么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家长的解释是,孩子不愿读,自己才请家教;孩子不肯读,自己才督促。家长的这一解释恰恰证明了比获得分数更困难的是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获得。
学习兴趣的培养比考试分数的获得也更困难。谁都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的学习会变得自觉、变得愉快。生活中,有的孩子考试分数还过得去,但是,靠的是成人的强迫,靠的是成人的约束,靠的是成人的威胁利诱。孩子学得不情愿,大人活得很苦累。谁都想解脱,苦于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也足见兴趣培养比分数获得更困难。
成就欲望同样比分数获得困难。有太多的孩子贪吃贪玩贪睡,年纪小小,染上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世俗功利,看表面重物质,没有了理想没有了追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学习上没有动力,即使天赋过人,分数也是忽上忽下,难以有恒定的发挥和持续的进步。老师家长也会有许多理想教育、信念引导、榜样激励,但孩子就是刀枪不入岿然不动。得分数难还是得成就欲望难一目了然。
现实中不乏高分能手,然而有思想的孩子却是凤毛麟角,形成思想比长分数难得多。考试分数更多反映的是对他人思想的领会、理解和掌握,而并不需要有自己思想的阐发,更不代表自己思想的建树。考试所需要的与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有时候是相悖的:考试要求能背诵,人的成长却是要创新;考试要求思维的求同,人的成长要求思维的发散。思想不知道比分数要重要多少倍,思想的获得也不知道要比分数获得困难多少倍。真要让孩子有出息就要让孩子有思想,从让孩子有强烈的思想观点表达开始,从写标新立异的作文开始,从训练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开始。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有对分数的深刻理解,也自然会有对分数追求的不变态度和行动。
比分数获得更难的除了上述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成就欲望、思想外,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品德、能力、品位、心理健康等。当只看到分数获得困难的时候,这个困难永远存在。家长只有意识到有比分数更困难的存在,并立足于对这些困难的解决,获得分数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载2015年1月19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版,作者系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