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官方微博就“小学生因做错题被老师扇耳光”一事通报称,学校对涉事教师给予通报批评、记过处分、调离教学岗位的处理,并对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给予降职处理。(11月16日 澎湃新闻)
小学生因做错题被老师扇耳光,这是典型的体罚学生事件。禁止体罚学生的规定早已发布,体罚事件为何仍屡禁不止?只有弄清缘由,并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体罚学生的现象才能被彻底根治。
第一,教育观念滞后。当前,分数至上等功利性思想在很多地方依然大行其道,并且成为评价教师工作优劣的主要依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教师“唯分数”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加持下,教师很难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内化于心,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
第二,法治意识淡薄。在很多教师看来,只要认真教书,把学生成绩搞上去,可以采取打骂等形式惩罚学生。殊不知,这种做法触犯了法律法规。早在1984年5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就颁布《关于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2008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由于教师法治意识淡薄,加之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仅对涉事教师给予通报批评、记过、调离教学岗位等处分,不足以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第三,过程监管缺失。近年来,各地对师德师风建设都很重视,但受现有评价方式的影响,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形中弱化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缺乏持续有力的过程性监管,也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