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什么样,直接关系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4月14日教育部官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进入从“有”到“优”的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计划》是对《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落实落细,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路线图。
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乡村教师是乡村孩子的引路人,是基础的基础。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让乡村教育“好”起来,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乡村教师“优”起来。
补充盘活并举,师资配置再优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盯住乡村学校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的“老大难”问题,充分考虑推行校内课后服务教师后工作负担加大的新情况,充分释放“优师计划”和“定向培养”的政策利好,想方设法为乡村学校补充教师。要逐步减少“支教”依赖,大力推进城乡教师长期交流轮岗,实行“薪随人走”,提高乡村教师“固定工”“长期工”占比。根据实际条件推行小学科教师“走教”及线上远程共享教学,提高师资等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还可在县域范围内,利用部分学科富余师资,实行转岗培训专任,盘活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配置。
教育规范同抓,师魂建设再“补课”。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学校及村小要尽快结束师德师风建设“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通过平时讲、全面做、阶段评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抓得住、能落实。要把铸造乡村师魂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乡村社会“大先生”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强化教师管理,向不思进取,心态“佛系”、甘愿“躺平”的教师“说不”。要坚决清理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坏汤之鼠,祛邪扶正,固本清源,引导广大乡村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共同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
培训研究并重,师能建设再提升。乡镇中心学校、村小要在师资紧张状况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加强教师研训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教师研训工作机制,推进乡村教师研训规范化、常态化。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培训,促进乡村教师理念更新。要按照《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通过“国培计划”及省、市、县级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立足于“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要建立研训“超市”,优化管理服务,强化评价考核,完善互帮互学共享机制,提高研训精准度、实效性。要严格研训纪律,向以“忙”“老”为借口不学、网上“挂”学、复制粘贴学习心得及请人替学等现象“说不”。
管理服务并行,生态建设再加强。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小而美”“小而全”的乡村学校。要推进乡村学校“放管服”改革,为乡村学校自主办学赋权,给乡村学校校长、教师“松绑”“减负”。要完善制定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说明书”“工作手册”,制定教育教学“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任务清单,让广大教师明明白白教书育人。要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利好政策,减轻乡村教师非教育负担,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营造和谐进取的成长氛围,让乡村教师安心教书、舒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