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于创建、检查、验收及提升心理健康疏导质量的需要,中小学原本设置的“知心姐姐”“心灵聊吧”被心理咨询室替代,并成为中小学校的标配。但笔者发现,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室存在以下问题。
心理咨询室的职能错位。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定位为“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把对象窄化为少数有精神障碍的学生,将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排除在外。学生在遇到学习压力、交际障碍等方面的困惑时,也需要专业老师的引领和帮助。
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和运营存在不合理之处。调研发现,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服务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都是被叫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学生不愿意主动咨询,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大多数学校将心理咨询室设在办公楼的顶楼或行政楼之间,学生进入这些楼层可能会引发关注,甚至会被议论、误解。其二,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受限,无法做到全天开放,学生也就无法随时咨询。
心理咨询室注重治疗而非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室出现“治疗化”倾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资质不匹配。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配置了心理沙盘,沙盘游戏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应以体验为主,重在帮助学生缓解情绪,而非治疗。但是,一些心理咨询教师却将沙盘神秘化,认为沙盘可以潜移默化地调整、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心理治愈的目的。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有增长的趋势。学校应直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有需要的学生有倾诉心理困惑、接受心理辅导的空间,合理定位咨询室功能,回归心理咨询室设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