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创造性、时代性、超前性等特征,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新课题,勇于并善于走教学研究之路,在研究中成熟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
在研究中成长,语文教师就要善于阅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更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先决性、基础性条件。语文教师要善于阅读,广泛涉猎层次丰富的书籍,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多阅读语文教育教学相关书籍上下功夫,特别是语文教坛的大家、名家的专著,理解熟悉他们的思想、理论、风格,要专注读、深入读、苦啃读,借以丰富自己、拓宽视野、积累资源,打下语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坚实基础。
在研究中成长,语文教师要勤于思考。思考、反思均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必备的素质。教师应关注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勤于思考破局的思路和方法,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变革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思维,学会用创新、立体、叠层的研究思维去审视探究丰富多彩、充满挑战的语文教学“风景”。
在研究中成长,语文教师要乐于写作。这里的“写作”,专指教师的教育写作。教育写作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必备的“核武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场域中,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为、所获、所悟规范、生动、准确地记录下来,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乐趣无穷之事。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多出佳作,力争在教育写作中实现教学与教研、教师与学生、教育与自我多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歌德说过:“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语文教师在教学研究及成长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遭遇困难与阻力,而此时此刻也正是考验毅力意志、迸发潜力,实现突破的关键时刻。期盼语文教师们在丰饶广阔的语文教学园地中,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实现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