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非富即贵”不该成为家委会的遴选标准

近年来,为了在家委会竞争中胜出,部分有背景的家长在家校网络平台上晒资质和实力。比如,在上海某小学家长群内,家长们纷纷亮出高学历、名校、海归、高管等身份;杭州某小学家长在家长群里上传个人简历和竞选文稿。两年前,江苏省某小学首届家委会名单引发热议,名单上的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不是在政府部门任职,就是企业高管。对此,该校校长回应称,“家委会成员有社会名望,做事会比较容易”。这也引发了关于家委会成员资质的讨论。

一些家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社会精英容易沟通,且更能与学校达成共识,也能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他们加入家委会,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有些学校本着方便学校办事的心态,对企业老板及政府官员情有独钟。这两部分人在家委会中占据一定比例,的确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便”与“利”。但如果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则违背了建设家委会的初衷。

基于家校合作、学校发展等方面的考虑,学校可以将社会精英纳入家委会,但不能将此作为家委会成员的遴选标准,更不能任由甚至鼓励家长晒资历、比地位,否则,不仅会影响家委会的运作,还会向学生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

家长们积极竞选家委会,大多是为了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实现更好的家校共育。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家长因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受重视而加入,想通过给学校办点实事换取学校及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基于这样的初心,就会将自家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这样的家委会成员太多,家委会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要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应有作用,首先要明确成立家委会的目的,合理确定家委会成员的遴选标准,综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因素,选择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家庭类型的家长加入家委会。只有家委会成员多元化、接地气、有公心,才能更好地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各方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沟通与配合,回归家委会设立的初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委会  家委会词条  遴选  遴选词条  不该  不该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标准  标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