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策略沟通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经理与员工沟通的技巧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模式,它可以将企业科学战略规划转化为企业执行力,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该制定战略沟通计划、构筑有效的沟通渠道、制定和完善管理沟通的各项政策制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沟通效率,增强沟通效果,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1 企业战略沟通概述

  1.1 企业战略沟通的原则

  战略沟通需要企业将战略意图和目标清楚的传递给员工,使企业内部的所有成员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为了让战略沟通能顺利实施,并发挥出它应有作用,战略沟通需要遵循这些原则:一是持续性、长久性原则。企业的战略沟通应该具有长期指引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引导全体员工朝这个方向迈步前进。因此,沟通需要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二是沟通要深入到各个层面,不能局限于管理层,而是要让整个企业都了解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将战略沟通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部门;三是战略沟通结合企业绩效评测工具来执行。战略沟通的实施需要相关的绩效管理评测工具来辅助,比如说结合平衡记分卡中的内容,指导员工如何运用测评工具来衡量战略执行的效果,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对绩效测评方法的认知;四是要将非正式沟通和正式沟通结合起来,实施战略沟通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完整的规划,并按照计划来执行战略沟通,非正式沟通是对正式沟通的补充;五是要提供持续的信息。企业在战略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提供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业绩和进度信息,确保战略的实施不至于偏离市场的变化。

  1.2 战略沟通的内容

  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是什么。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有10%的员工不了解企业的战略,以及企业战略和自己工作之间的管理。尤其是处于企业底层的员工,尽管他们充分掌握了客户和业务以及经营决策的相关信息,但他们很难把这些信息和企业的战略联系到一起。只要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战略,才能给他们指引正确的工作方向,才能将自己的行为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其次要明确战略制定的依据。选择和制定企业战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制定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向员工说明企业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技术实力以及市场状况等。使员工了解战略制定的由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知道是什么。要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最后要指导如何实现企业战略。了解实现企业战略还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弥补哪些不足,需要做哪些。通过平衡计分卡将目标具体化,使企业目标和员工的日常工作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目标更加地具体和明确。

  2 战略性管理沟通在提升企业战略中的作用

  在企业的管理中,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如何与很多因素有关。执行不力或是执行力低下主要是由执行战略的控制、执行战略的共识以及执行战略的协同这几个原因造成的。只要将这三个方面的缺陷消除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力。通常战略执行力是由战略共识、战略协同以及战略控制这几大因素构成的。而战略沟通则是为这三个因素而服务的,它在这三大因素中充当着强化剂、粘合剂的角色,使战略共识、战略协同以及战略控制这几个因素更加的牢固。

  2.1 通过战略沟通形成企业战略共识

  所谓的战略共识,指的是企业部门和员工对企业使命、价值观以及发展前景等重大战略问题形成的共同认识。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没有就战略目标、战略执行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利于企业行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缺乏秩序和统一方向的战略行动只会浪费企业的各种宝贵资源。长期下去,会使企业在市场中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如今这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战略管理方式已无法激发员工执行企业战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也很能长期的留住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建立企业战略沟通渠道和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战略信息的传递。可以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达成共识,统一方向,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

  2.2 通过战略沟通,促进战略执行的协同

  战略协同简单的说就是“一起工作”。企业中的战略协同是指企业内部多个部门或员工联合创造出比单个部门或员工更大效益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管理层能运用好战略协同,在现有资源的帮助下,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战略沟通是战略协同的粘合剂,通过战略沟通可以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明确员工在企业行动的方向,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的目标能紧密的相连,将企业的宏伟蓝图付诸于实际行动。

  3 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的设计

  企业战略性管理模式必须以管理沟通的设计为指南。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的设计的内容包括:一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沟通设计要以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和日常管理不能分离开来。三者要相互配合,融为一体。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设计主要指的是设计管理模式的沟通渠道。二是对管理沟通方式、方法的设计,并不是有了通畅的沟通渠道就得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在具体的沟通活动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并且要对具体沟通进行沟通方式、方法的设计。三是对企业管理沟通内容的设计。设计详细的沟通内容有助于沟通的信息按照原本的沟通渠道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企业战略管理沟通模式设计还包括对企业战略管理沟通的监督和支持体系,并建立管理沟通评价体系,以便更好的维护和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沟通模式。

  4 实现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的管理模式

  4.1 管理层要制定战略沟通计划

  企业的管理层要为正式的战略沟通指明方向,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战略沟通计划。战略沟通计划可以通过构建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制定。平衡计分卡由四种绩效评价指标构成,即客户、财务、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宣扬平衡计分卡的好处,并鼓励员工参与和支持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这样有利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树立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能给予员工更多的归属感。正式的沟通计划包括制定战略目标、沟通的主客体、方式、内容以及时间等。通常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作为沟通计划的责任指定人,由其他的管理者来配合并落实。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通常都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沟通的内容和要传递的信息也应该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调整沟通计划。可以采用滚动计划法以及PDCA循环法这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4.2 构筑有效的沟通渠道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企业内的沟通方式,根据沟通方式的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在传递信息时有正式的、规范的路线。这种沟通方式包含各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企业会议、企业对外发布的数据、报表和文件等。它通常是由管理层预先安排好的。可以从上行、下行以及横向的这几个方向来传递信息。非正式沟通具有沟通速度快、时间短的特点。它是非正式的,大部分是基于员工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多具有随机性,比如随意的聊天、座谈、建议以及谈话等,多数是在非正式沟通的网络中进行。员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去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企业的各类信息,从而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企业。通常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之间是互补的。前者比较正式、可靠、权威和系统,但不利于传递员工感情化、情绪化的信息。而非正式沟通则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但非正式沟通也有自己的缺陷,其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管理者在构建企业的战略沟通渠道时,要建立依附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正规合理的正式沟通体系,以确保完整、正确的传递和反馈信息。除了要构建正式沟通体系,还要构建一个比较合理、负责的非正式沟通体系。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的情感交流,使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让正式和非正式沟通能共同发挥出积极作用。在构建沟通体系时,管理者还应该在制度上确保战略沟通的无界限性和双向性,根据执行战略的需要灵活的使信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作用。管理者还应鼓励企业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集体会议中来,与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4.3 应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率

  管理者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沟通内容和沟通技巧,并要求成员要实事求是,如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认真的听取他人的看法。这样企业内部成员在会议中探讨某个问题时就可以坦诚的交流各自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倾听,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建立企业发展的新认识,有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另外,企业有意识的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

  使员工能够掌握沟通技巧,提高员工人际沟通的能力,以便能在战略沟通产生冲突时发挥作用。企业管理者最好不要简单的运用经济或其他的奖惩方法来强迫员工去参与和接纳战略沟通,而是要通过社会学、心理学的方式使企业成员的道德水准得到提高。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建立高层次的价值诉求,以薪酬为标准强化员工参与战略沟通的意愿。通过一些激励方式比如说福利待遇、奖金、培训以及工资、职务晋升等来鼓励员工参与和支持企业战略沟通

  4.4 成立专门的的企业管理沟通部门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沟通部门并安排专人负责企业的内外沟通事务,以确保沟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一沟通部门应该纳入到企业的职能部门当中来,主要负责企业对内、对外有关全局性的沟通活动。制定和沟通战略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并配合相关的部门执行沟通战略,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和控制企业管理沟通活动,为各个部门或企业的沟通战略制定者提供有关的决策资料。然后评估和反馈信息沟通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战略沟通的对策和建议。企业的管理沟通部门可在原有的信息部、沟通部的基础上整合,重新命名这些部门,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赋予这些部门新的内涵和职责,必要时可按照需求对人员进行增减。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指派专门的战略沟通负责人,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沟通不畅、沟通事务没有落实到位的现状。

  4.5 制定和完善管理沟通的各项政策制度

  企业的沟通政策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沟通氛围,影响着战略沟通的效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待战略沟通的态度。沟通制度是针对沟通制定的相关规定,沟通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管理沟通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企业在战略沟通的政策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就不利于企业沟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必须要落实沟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制定明文的规定。并结合实践中的经验逐步完善各项政策制度。要想使沟通政策促进组织内部的交流,可以从这几点做起:一是培养管理者正确的沟通意识;二是采取有效的行动,向全体的企业成员表明他们改进沟通的决心;三是通过各种沟通渠道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并积极的鼓励员工参与到沟通中来,诚恳的听取他们的意见。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技巧

  导语:身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也是有方法与技巧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之道

  沟通,是企业管理之本,可以说很多老板每天做的工作都是沟通,与客户沟通,与供应商沟通,与高层沟通,但是为什么员工还是抱怨公司,抱怨领导,离职率高,员工满意度不高,骂老板,骂主管,最后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走了之;可以说所有公司的问题都是沟通不到位,沟通不及时,沟通不对等,沟通不成功造成的.。

  政府为什么要有宣传部,为什么要有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有cctv?因为政府要和民众沟通,不然,就有民怨,有民怨还不沟通,不解决最后就闹事。 然后就有人来沟通了,虽然有时候沟通是不平等的;但是政府这个强大的组织有自己沟通的强势和优势。企业也应该学习政府。

  领导者与员工沟通的技巧

  1、 聆听技巧

  聆听的原则,这里主要讲沟通时,班组长聆听的技巧。聆听技巧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是鼓励、询问、反应和复述。

  (1)、鼓励:促进对方表达的意愿。

  (2)、 询问:以探索方式获得更多对方的信息资料。

  (3)、反应: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

  (4)、复述:用于讨论结束时,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当然,对于一线员工来说,由于素质层次不一,与他们在沟通时真的在聆听的方式支聆听,班组长还要以一种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你真的在聆听的方式去聆听。其基本的要点,如关注 、了解他们在想法、对他们的想法做出回应、感谢他们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员工存有希望并及时做出回应等。

  同时也要向员工提出问题,然后耐心聆听,可使双方的沟通更加有效。当然,你必须诚恳、耐心地发问、聆听和观察。

  2、气氛控制技巧

  安全而和谐的气氛,能使对方更愿意沟通,如果沟通双方彼此猜忌、相互指责或恶意中伤,将使气氛紧张、冲突,加速彼此心理设防,使沟通中断或无效。

  气氛控制技巧由4个方面所组成,分别是联合、参加、依赖与觉察。

  (1)联合:以兴趣、价值、需求和目标等强调双方所共有的事务,造成和谐的气氛而达到沟通的效果。

  (2) 参与:激发对方的投入态度,创造一种热忱,使目标更快完成,并为随后进行的推动创造积极气氛。

  (3) 依赖:创造安全的情境,提高对方的安全感,而接纳对方的感受、态度与价值等。

  (4)觉察:将潜在“爆炸性”或高度冲突状况予以化解,避免矛盾激化。

  3、推动技巧

  推动技巧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其逐渐符合我们的议题。有效运用推动技巧的关键,在于以明确、具体的积极态度,让对方在毫无怀疑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并觉得受到激励,想完成工作。

  推动技巧由4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回馈、提议、推论与增强。

  (1)回馈:让员工了解你对其行为的感受,这些回馈对人们改变行为或维持适当行为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提供回馈时,要以具体而非侵犯的态度提出。

  (2)提议:将自己的意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刘对方了解自己的行动方向与目的。

  (3)推论:使讨论具有进展性,整理谈话内容,并以它为基础,为讨论目的延伸而锁定目标。

  (4)增强:利用增强对方出现的正向行为(符合沟通意图的行为)来影响他人,也就是利用增强来激励他人做你想要他们做的事。使用上述及其他沟通技巧,对于你成为为一位优秀的班组长是盐分重要的。这些技巧可使你更快捷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建立一个群策群力、生产力高的班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沟通  沟通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作用  作用词条  员工  员工词条  
领导力培训

 经理人要避免信任危机

作为经理人你是否有感觉下属对你不信任呢?根据调查发现约有20%的职业人士不信任自己的直属上级。只有大约10%的人非常信任上级。你可能会问,不管我们信不信任不都要...(展开)